欧洲缺的是能源,而不是电器

过度看好电热家电出口“并不理智”

齐鲁晚报     2022年10月01日
  从前电热毯在家电行业中并不太受关注,最近这一波高涨的热度始料未及。不过,多位分析人士也提醒,这样的“风口”可能仅为短期效应,投资者需要理智看待对欧电热家电出口,企业也要警惕短期需求波动带来的滞销和产能过剩风险。

  中国取暖设备
或将打开欧洲市场

  据了解,能源危机之下,欧洲的电价也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今年8月,法国2023年交付的基本负荷电价达到了1130欧元/兆瓦时,这也是欧洲历史上电价首次超过了1000欧元,同比去年电价涨幅超过1000%。
  因此,如何省电就成了欧洲居民首要考虑的问题。有家电技术人员对记者说道:“与其他加热器相比,嵌入了细电线的电热毯在插入后散发热量是比较直接对热能的利用方式,从功率来说,电热毯只有空调功率的3%-5%,一条电热毯就能够保持一个人的身体温度,根据日常应用场景来计算,使用电热毯取暖的能耗成本不到空调的五分之一,这也是现在欧洲对小型取暖设备需求急速扩大的原因。”
  对于此次取暖设备出口火爆,有券商家电板块研究员表示,今年以来,欧洲能源供应一直很紧张,在刚刚过去的高温干旱的夏天,欧洲各国面对电力供应吃紧,不得不推行各种节能政策,而进口天然气供应变得不稳定,直接就让欧洲陷入数十年来最大的能源危机。
  “业界普遍预计此次欧洲能源危机将持续两年以上,甚至不乏悲观分析认为会持续至五年以上,不论几年,节能取暖设备需求都将大幅度增加,这给了中国家电制造企业进入欧洲占领市场和打响品牌的机会。”该研究员表示,中国的电暖器、电热毯和空气源热泵等取暖设备的出口今年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就已经有所体现,根据现有趋势,后续出口量或继续增加,而相关企业也会受益。
企业应多元化布局
并提升利润水平

  尽管市场行情和舆论对“电热毯”的关注热情高涨,但也有分析人士提醒,需要警惕行业阶段性热潮之下存在的风险。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记者表示,近期中国电热毯热销主要在于它们在节能、环保和取暖方面的优势,但这个“风口”是短期的,如果欧洲能源危机得到缓解,部分厂家或将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此外还有分析人士表示,欧洲实际上缺的是能源,而不是电器,所以电热毯的真正需求可能并不大,未来存在的滞销风险和订单付款风险值得警惕。
  在分析人士呼吁“冷静”的背景下,企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电热毯行业热潮之下的风险呢?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欧洲进口电热毯的热度能否持续,确实不好预料。目前,我们的出口订单基本上都选择做现款交易,这样更安全一些。如果未来国外市场对电热毯的需求有所缩减,在对质量控制、渠道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部分中小微企业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对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重新组织优化,完成转型;而大型、专业类的生产企业可能还是会更多专注于自身业务,更加追求厚积薄发和长期积累的过程。企业应实现多地区、多元化出口布局,并提升利润水平。”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智库丛书总编张德欣建议,国内电热毯企业需要进行一定的数据调查分析,在此背景下谨慎投入,不能盲目乐观。同时,也需要做好产能过剩后转为内销的准备,并持续提升优化产品样式、性能等。 
         综合封面新闻、证券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