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办公,企业厂房难题解决了

太白湖新区为中小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齐鲁晚报     2022年10月11日
新区·看点
C02
2022年10月11日 星期二
  记者 邓超 通讯员 李淳
 
  “企业要是在3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再增加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年产值就能达到一个亿。”今年,眼看生产车间空间局促,订单又不断增加,山东理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文中简称:理工精密)总经理杨连余心里很着急,迫切需要扩大生产面积,这样才能迅速把产能提上去。所幸的是,太白湖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急企业所急,多次深入企业调研,为企业在济东数字产业园提供了一处6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订单量急剧增加
生产空间限制发展

  走进理工精密生产车间,伴随着机器轰鸣声,经过开槽切角、打磨抛光、组装测试等一道道工艺后,一个个不同直径、银光锃亮的滚珠丝杠在车间一字排开。而检测产品性能的工人们,正在利用专业设备为组装好的产品进行检测。“丝杠是我们的主打产品,虽然产品本身属于传统制造业,但在应用范围上,这些产品都是高端技术装备产业中的重要零部件,比如高档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杨连余介绍,理工精密是一家专业从事自动化精密零部件设计、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于一体,专业生产定制各种非标异形精密滚珠丝杠副、AGV升降丝杠、多级伸缩丝杠、轮胎机械左右旋丝杠、微型丝杠、电力开关自限位丝杠、汽车换挡丝杠、耐磨耐盐雾丝杠等直线传动功能部件。作为国内第一家自主研发并实现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超大直径、中空薄壁、静音AGV升降丝杠的企业,公司2017年度加入“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并荣获“中国移动机器人核心部件最佳供应商”,AGV空心滚珠丝杠副项目获得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第9名,入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同时被评为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优秀项目,荣获“第九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
  “我们的产品远销海内外,每年投入6%以上的销售收入作为研发费用,目前自行研制的智能物流机器人顶升机构、高耐磨微型丝杠副、三峡用重载梯形丝杠副、工艺均属国内首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性能较同类型产品提高2-3倍以上,可其中高耐磨微型丝杠副较日本同类型产品性能提高7倍以上,可完全替代进口。”杨连余表示,随着近两年企业工艺工装的不断提升,创新研发生产了用于半导体检测设备的滚珠丝杠,企业订单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目前现有的车间满足不了企业产能需求,企业一直在想方设法增资扩产。“现有车间3000多平方米,如果能增加到9000平方米,引进设备全部投产后产值能达到一个亿。”
6000平方米车间
助力企业二次腾飞

  太白湖新区管委会一直在关注理工精密的成长。今年6月份,在一次企业调研走访活动中,太白湖新区经济发展局详细了解其生产销售情况和生产规模扩大需求,当日下午召开现场办公会,压茬推进。
  “政府了解我们的所需所想,排除万难为我们扫平障碍,他们的服务精神令我们感动、感恩!”杨连余说,经过各类手续办理,企业8月份就将部分生产设备搬进了济东数字产业园,目前3000余平方米的车间已经投入生产。未来还将再利用3000平方米车间,产能扩大一倍以上。得益于太白湖新区良好的营商政策,企业还将享受租金减免政策。
  济东数字产业园位于太白湖新区石桥镇济东新村,园区定位为工矿大院转型示范区—高科技产业综合体,以“四新经济”为引擎,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5G等战略新兴产业,未来将打造形成具有特色产业和独特形象、配套设施完善的生态型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太白湖新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带动石桥发展的催化剂以及新村产业发展新引擎,项目以低消耗、高产出、低污染类产业为招商方向,光学、电子、通信等产业是园区大力引进的产业类型。
  “有了生产空间的保证,我们会增加科研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有信心在未来几年里将产值增加至一亿。”展望未来,杨连余感叹,减征“六税两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会岗位补贴、高新技术补贴等方面,太白湖新区管委会均给予了精准支持,是太白湖新区管委会的精准服务给了企业腾飞的翅膀和实现梦想的力量。

  理工精密生产车间。
科长局长走流程,便民服务更走心 太白湖新区以“沉浸式体验”优化营商环境
  本报济宁10月10日讯(记者 邓超 通讯员 赵文娜)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使审批服务再优化,太白湖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科长局长走流程”实践活动,局长、科长以普通办事者身份,以群众“会不会”、流程“顺不顺”,体验“好不好”、质效“优不优”为标尺,通过模拟办、陪同办、亲身办、监督办等形式,从线上线下全流程检验高频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深入查找企业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环节多,审批流程长,不同办事场景涉及事项类型不同,申请材料技术要求高。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特点,太白湖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分管负责同志邱海滨客串了一把企业办事人员,切身到项目一线窗口调研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事项办理情况,从全流程办理各环节咨询、服务指南、模板样表、政策指导,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立项网上赋码、项目各阶段网上申报,再到个别事项涉及的公示、专家评审等特殊程序、各环节是否收费及收费标准等,邱海滨认真体验办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感受一线窗口工作人员和后台审核服务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工作作风,“走”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用时约计2小时。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阶段涉及的高频服务事项,太白湖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政务服务“太好办服务卡”,收集了13大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流程图,以及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8个高频服务事项,将涉及到的具体网办流程图、服务指南、申请表及承诺书、模板、重点政策文件等归纳整理,生成二维码10个,办事群众只需“扫一扫”,即可获取高频频事项办理所需所有资料。邱海滨通过“扫一扫”真实地体验了一下,发现“太好办服务卡”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企业办理任何业务,都能一目了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无任何费用,审批政策归纳得当有序,审批用时也在正常范围内,但仍有需提升之处。如针对不同办事场景服务流程的针对性不强,企业帮办代办人员较少,网上申报流程较复杂等,影响了群众的审批质效。邱海滨当场要求工作人员完善针对不同场景的全过程办理流程,并表示将向上级反映充实帮办代办工作人员。
  “我们到窗口一线,通过换位思考、转换角色,在具体办事场景中体验办理流程,在具体问答中发现工作短板,在业务衔接中疏通工作‘堵点’,在上下沟通中解决工作‘难点’,现场办公,现场解决,有利的促进了政务服务更加优化,老百姓办事更加便利”。邱海滨表示。
  为确保“科长局长走流程”实践活动“走”出实效,太白湖新区制定了活动方案,指定“走”流程的人员范围,明确活动开展时限和频次,坚持边“走”边改,能立行立改的,及时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每月调度工作进展和问题解决情况,并对活动全过程跟踪评估,营造“科长局长走流程”工作氛围,以各种形式固化活动成果。
  “科长局长走流程”是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太白湖新区将继续深入一线窗口开展“科长局长走流程”专项活动,在为民办实事、解民忧的过程中提升为民服务实效,展现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
  邱海滨体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孔媛媛 组版:曾彦红 校对:丁安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