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相继建成调水工程113项

全省累计调引长江黄河水709亿立方米

齐鲁晚报     2022年10月15日
  山东微山湖打造生态环保型5A景区。(资料片)           新华社发
  记者 闫聪 实习生 郭玲

  10月14日上午,记者从山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山东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省水利工作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认真贯彻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持续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全省到目前累计完成水利投资3881亿元,水利工程建设、水旱灾害防御、农村供水保障、水资源集约利用、河湖治理保护等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健全供水保障体系
补齐防洪减灾短板

  山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中会表示,这十年,我省相继建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黄水东调、引黄济青改扩建工程,以及大中型灌区等调水工程113项,总长度达7351公里,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优化配置和联合调度,全省累计调引长江水、黄河水709亿立方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兴建的第一座大型山丘区水库庄里水库建成蓄水,烟台老岚水库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青岛官路、临沂双堠两座大型水库也即将开工。省级水网与市县水网初步实现互联互通,在全省范围初步建成以自然河湖为基础、调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的水网体系。
  山东相继实施多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重点河段防洪治理,正积极推进流域面积200至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跨市骨干河道、市管河道的重要河段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其他河道(段)提高到20年一遇,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
连续3年确保大中型水库
及骨干河道无一出险

  这十年,全省上下面对“大旱大涝”“连旱连涝”,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面落细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有效应对了2014年至2019年的连年旱情,“摩羯”“温比亚”“利奇马”“烟花”“梅花”等多次台风暴雨,以及去年历史罕见严重秋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坚固堤坝。其中,2020-2022年,我省连续3年确保全省大中型水库、骨干河道、重要湖泊无一出险,无一人因洪涝灾害伤亡。
  今年,全省“旱涝急转”明显,各级水利部门严谨细致地做好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防汛抢险技术支撑等工作,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同时,工程蓄水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防洪减灾与蓄水兴利的作用有效发挥。
  全省累计建成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571处,村级以上供水管道10.25万公里,万人以下供水工程由“十二五”时期的2.23万处整合下降至1.06万处,197.9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得到高质量保障,111万农村群众饮水氟超标问题得到彻底解决,4.3万个村饮水安全条件明显提升。
  目前,全省已有96个县(市、区)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走在全国前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率分别达到97.2%、82%,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3.2和30个百分点。十年来,相继实施146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工程,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从2012年的7480万亩增加到794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6063提高至0.64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
全面建立并实行
城镇居民阶梯水价

  这十年,山东省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建立节约用水联席会议制度,实施65处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动农业节水增效;研究出台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等一揽子节水激励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工业和城镇节水,全面建立并实行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94个县(市、区)被公布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数量居全国第二;建成工业、服务业等各类节水载体7100多家。2021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25.3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2立方米,分别较2012年下降48.8%、32.7%,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3.2%,均位居全国前列。
  我省水利行业监管体系全面建立,行业监管“2+N”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水利“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大力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涉水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水权市场化交易机制不断健全,区域综合水价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实现突破;仅今年以来,就先后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银行贷款、社会资本等筹集水利建设资金260多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