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绘就美丽新画卷

赋能高质量发展,济宁擦亮生态底色

齐鲁晚报     2022年10月15日
  记者 于伟

  天蓝、地绿、水净,拥有这样的美好家园,是民之所望,即是政之所向。近年来,济宁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一幅幅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画卷在美丽济宁铺展。
  矿山升级转型
引领绿色发展

  近年来,济宁市把露天非煤矿山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加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和生产矿山生态修复,获得国家、省充分认可。
  坚持历史遗留“去存量”。编制《济宁市“十四五”时期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储备矿山修复项目,构建“一核、一带、两片区”矿山修复格局。稳步推进项目实施进度,2022年全市计划修复矿山7005亩。截至目前,已完成治理7160亩,完成率102%。
  坚持生产矿山“控增量”。按照“三提一扩”(提标准、提速度、提效率、扩范围)原则,制定修复治理提升方案,将矿权范围外、可视范围内破损山体统筹编入治理方案,最大限度增加绿化面积;全程加强后期管理管护,科学指导矿山企业提升方案编制和矿区复绿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量化考核,每个项目1名工程师、1名县级干部包保,实行“日调度、周通报”,确保了治理成效。
  坚持绿色矿山“提质量”。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推进矿山企业转型升级,全市矿山总数由2015年底的132个压减至88个,大中型矿山比例较全省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综合运用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三维建模等技术,全面提升科技管矿水平;全力打造绿色矿山,建立“矿山自建自评、第三方评估、实地核查、达标入库、自动享受相关政策”机制。邹城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全省4个之一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55家矿山企业完成第三方评估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入库绿色矿山(含国家级和省级)26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矿业发展新模式、新机制。
  矿山修复成效显著。近日,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工程项目,作为全国11个之一、山东省唯一,通过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评审,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3亿元。
荒山“披绿衣”
增绿增收又增岗

  走进尼山片区的五碟山、牛郎山等山头,挺拔的侧柏、黄栌等树木将原来的荒山扮绿,呈现出一幅绿色盎然的美丽画卷。今年以来,济宁市全面实施荒山绿化三年行动(2022—2024),掀起植树造林热潮,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成生动实践。
  为此,济宁市成立市荒山绿化工作指挥部,纳入全市指挥部作战体系,各县市均参照市级模式,成立了县级指挥部,市县一体推进;依托林长制体系,将荒山绿化1443个造林小班全部明确包保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实行“一山一策、一班一卡”,织密织牢荒山绿化管理网格,同步开展“荒山绿化 林长在行动”“万名干部绿化荒山”主体活动,汇聚了实施荒山绿化的强大合力。
  荒山植绿,困难可想而知。济宁市提出落实专门的绿化队伍、专门的设施、专门的设备、专门的管护队伍、专门的资金等“五个专门”荒山绿化造管推进机制。比如,将水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与造林绿化一体设计、统筹实施,截至目前,累计打设深水井58眼、建设蓄水池185个、铺设引水管网311.8公里,有效解决荒山绿化浇水问题。成立市县两级荒山绿化技术服务团队,进山入户,一对一、点对点提供指导服务,同时,邀请省级专家会商,确保荒山绿化工作技术指导全程跟踪服务到位。
  荒山绿化,既添绿更要富民。济宁市全面推行“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护林队+村民公益岗”模式,组建村级绿化队每天4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劳动,每人每天增收80-120元,新设立农村护林公益岗位2171个,累计带动就业30.8万人次,实现群众增收近3200余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荒山绿化4.63万亩,年度任务完成率100%。荒山绿化工作经验被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省自然资源厅发文在全省推广。
塌陷地华丽蝶变
“包袱”变生态财富

  济宁因煤而兴,煤炭开发后留下的塌陷地如何治理,济宁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路径,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赢。
  规划引领治理新方向。济宁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和煤炭企业“十四五”治理规划编制,优化提升全市治理模式、方向时序和功能布局。划定了环济宁主城区周边、南四湖—大运河生态修复保护带、6条主要河流生态修复廊道和农业修复区治理功能区,简称“一环两带六廊多片”,全面提升采煤塌陷地治理的综合服务效能,引领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围绕塌陷地综合治理,济宁开展了新探索,进行示范引路,全面提升治理的综合效能,具体包括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发展“绿金”经济项目、打造多功能治理项目。
  比如,在邹城市太平镇,实施的靶向珍珠蚌养殖项目,对具备恢复耕地价值的塌陷地全面修复耕种,对确实无法恢复耕种的进行生态修复,恢复生物环境,对水域进行产业利用,发展高附加值的靶向珍珠养殖项目,目前已投入珍珠蚌150余万只,产生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同时,今年济宁启动了80个项目、总规模10.86万余亩,年内将完成剩余稳沉和历史遗留塌陷地的治理,可顺利完成省定双100%的治理任务目标。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68个、面积4.81万亩,任务进度创历年来新高。
  此外,济宁历年来争取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资金规模居全省首位,并成功将微山县和邹城市纳入国家级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促进了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治理和城市转型发展。
国际湿地城市
再添优质生态名片

  今年5月26日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济宁市作为国际25个城市之一、中国7个城市之一、山东唯一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这一沉甸甸的城市名片背后,是济宁市近年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好佐证。以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为依托,济宁市大力实施城市湿地生态建设、重要湿地建设、小微湿地建设、湿地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湿地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湿地管理体系建设等六大建设任务,取得明显成效。
  着力推进城市湿地生态建设,人民公园、南池公园,太白湖湿地、蓼河湿地,翠湖湿地,嘉祥吉祥湖湿地等得到保护修复,成为城市湿地“名片”。着力实施重要湿地保护修复,以环南四湖大生态带、重要河流水库和市级以上湿地公园为主体,先后实施了南四湖湿地和23个湿地公园保护修复项目。据统计,创湿以来完成湿地保护修复20.37万亩。重点打造了10处精品小微湿地、建立5处湿地宣传教育基地、3所湿地学校。
  湿地城市创建,关键在于久久为功。为此,济宁持续创新方法,建立了“活力充沛、持续高效”的管理体系,同步开展“科学规范、共建共享”的创建活动。
  据悉,全市已创建湿地乡镇32个、村居56个、小微湿地124处。同时,开展摄影展、观鸟赛、湿地科普教育等线上线下宣教工作,全市开展各类活动1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关注参与人数达到19万余人次。
  如今,在运河之都,南四湖国际重要湿地、大运河世界遗产点段、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与35处市级以上湿地公园,共同构成了全市的湿地城市基础,“国际湿地城市”已成为济宁的优质生态名片。
  塌陷地变身绿色画卷。
  荒山绿化,增绿富民。
  漫舞在湿地。
  矿山修复成效显著。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于伟 组版:李腾 校对:丁安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