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财为民促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

齐鲁晚报     2022年10月21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冠县财政局担当有为,奋辑争先,推动党建引领凝心聚力、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民生保障日益向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财政改革纵深推进,闯出了一条财政支撑发展的奋进之路。
  通讯员 姚敏

十年来,坚持以政领财
党建引领财政再创新高

  十年来,冠县财政局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把财政预决算工作方法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打造“党建+财政”模式: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依法理财,规范内控制度,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建设“法治财政”;坚持办好职工讲堂、提高干部职工科学理财能力,不断优化财政工作流程,提高财政服务效能,建设“高效财政”;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工道德修养,常态开展各类文明志愿服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财政”;推动财政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获得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山东省财政系统先进单位、聊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先进单位、聊城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优秀单位等诸多荣誉,工作经验多次被财政部官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平台、《中国财经报》《大众日报》等报道推广。
十年来,集聚壮大财力
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十年来,准确识变、攻坚克难,科学谋划收入,加强分析调度,实施税收共治、规范非税收入,推动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2-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5.4亿元增至12.6亿元,年均增长9.8%。同时大力盘活存量资产,全面加强财力统筹,深入研究上级财政政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十年来共争取上级资金288亿元,综合财力实现跨越增长,2012-2021年,全县综合财力由27.5亿元达到69.9亿元,年均增长10.9%。
  十年来,精打细算、统筹兼顾,支出结构持续优化。2012-2021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21.4亿元增至43.4亿元,年均增长8.2%。在支出安排上,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先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把财政资金重点用于保障民生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十年来,始终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新增减税降费5.4亿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先后出台新旧动能转换、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外经贸发展等多项涉企扶持政策,助力县域企业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县规上企业达到33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瞪羚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科研平台4家,实施制造业技改项目近500个,完成投资近100亿元,夯实了财政持续增收的财源基础。
十年来,聚力强农惠农
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十年来,冠县财政局争取涉农资金45.1亿元,2012-2021年争取资金由1.0亿元增至6.3亿元,增长幅度超过6倍。十年来,我县用于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资金规模一直位居全市第一。投入3.2亿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光伏、特色种植(养殖)、扶贫车间等产业扶贫项目117个,“雨露计划”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3000余人次,扶贫“特惠保险”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12万人次;投入4.4亿元,实施农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投入8459万元,实施危房改造5459户;投入9.4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705公里、桥梁34座,“四好农村路”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硬化通户道路2550公里,实现全覆盖;投入5.9亿元提升改造农田90.5万亩,建设总面积位居全市第二;投入11.3亿元支持引黄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城乡供水管网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饮水安全;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资金2.1亿元,承保小麦858万亩、玉米803万亩,极大降低了自然灾害给农业农民造成的损失;发放涉农惠民补贴9.8亿元,落实国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民政策,惠及农户150余万户次,补贴农机超1.1万台(套);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大力推广“鲁担惠农贷”,担保发放惠农贷款5.4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活水”。
十年来,保障改善民生
人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十年来,民生领域支出27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以上。
  十年来,投入91.4亿元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新建改建学校137所,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成为山东省均衡创建4个样板县之一,18所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全部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验收,小学教育位居全市前列,初中教育步入全市上游,高中教育实现突破,县职教中心成为山东省第三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冠县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跨入全市先进行列。
  十年来,投入34.8亿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由25元提高到84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40元提高到610元,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有力,投入3800万元的冠县辛集镇中心卫生院医养中心投入使用,投入5300万元的县第一中医医院一期、投入4000万元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楼正在加快建设。
  十年来,投入51.5亿元增强社会保障能力,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是2012年的2.6倍和3.8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60元提高到160元,增长1.7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从1281元提高到2449元,增长91%。
  十年来,筹措128亿元加强城市建设,城市四环路实现拓展外延,新改建滨河路、工业路等城区道路61条,完成国道309冠县段改扩建,省重大项目冠州国际陆港启动实施;实施棚户区改造23508户、老旧小区改造2942户,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十年提高15.1个百分点;清泉河综合改造工程全部完工,形成一条贯穿城区的优美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十年来,投入11.7亿元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冬季清洁取暖改造近15万户,建成“啄木鸟”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实施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实现“一镇一厂”,处理城市生活污水2.2亿吨,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常态化运行;新增造林面积20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1040万平方米,农田林网化110万亩,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首位,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3处,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现在的冠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十年来,持续深化改革
财政管理提质增效

  推进现代预算制度改革,“四本”预算统筹衔接明显增强,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五严”库款管理模式全省推广。全面完成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会计管理业务全部网上办理,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府采购”,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开通线上投诉功能,探索政府采购投诉化解机制,政府采购更加透明高效,获批山东省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试点县。建立三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全过程动态监督;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推进县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优化整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建立“1+2+N”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360°全过程闭环管理,获批全省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县;十年间评审项目428个,涉及资金46.8亿元,节约资金6.2亿元;“效冠财政”工作品牌效应逐渐凸显,以财政治理效能的提升为民生福祉改善“加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为财政改革探索出一条“冠县路径”。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冠县财政人将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使命担当、更实工作举措、更深为民情怀、更严工作作风谱写冠县财政事业新篇章,为冠县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冠星集团高档纺纱细纱车间。

  助推乡村振兴样板——冠县田马元村。

  冠县东街学校。

  冠县清泉河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