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大了,环境好了,设备多了

大卜家庵子村卫生室的十年变身记

齐鲁晚报     2022年10月21日
  记者 徐艳 李浩    

  历经十年变迁,特别是6年前卫生室拆迁后回迁,扩大了卫生室面积,配备了医疗设备,增加了中医项目……大卜家庵子村卫生室俨然变身成了小型医院,造福社区及周边近5000名居民。
  大卜家庵子村卫生室的变迁史,是日照市基层医疗单位蝶变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日照市加大对基层卫生健康的投入,就医环境大为改善,服务能力越来越强,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从80平到200平
村卫生室变了样

  宽敞明亮,管理规范,干净整洁,是大卜家庵子村卫生室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近200平方米的卫生室分为诊断室、观察室、处置室、药房、配药室、公共卫生室、中医治疗室等7个独立的房间,10月20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早上八点,就有8、9名病人依次坐在排椅上打着点滴,唠着家常。
  “跟十年前比变化太大了!”大卜家庵子村民侯先生是卫生室多年的老病号了,他说,过去的村卫生室不大,仅有80多平方米,有时病号多了,输液打针连转身都有点困难。现在不仅空间大了,热了、冷了还有空调,打针输液时还可以坐在椅子上看看电视。
  “现在天气忽冷忽热,病人明显比平时多了一些。”10月17日上午8点,仔细一一问诊后,大卜家庵子村卫生室医生秦霞才抽空与记者攀谈起来。“我在这个卫生室干了20年,真正见证了村卫生室从单打独斗到整合完善的蜕变过程。”谈到村卫生室的变迁,秦霞也打开了话匣子。
  “之前的村卫生室环境和设备都很简陋,去看病也只有一位“赤脚医生”。秦霞说,村卫生室能发展到现在,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现在近200平米的空间是大卜家庵子村委免费提供给村卫生室使用的,村卫生室从业人员也都取得了医师资格证,秦楼街道卫生院还经常安排培训学习。”
  环境好了,医疗水平上去了,如今村卫生室及周边越来越多的居民不再舍近求远,一般的小毛病就在家门口看。
配备远程心电图机
村卫生室底气更足

  “我最近心脏有点不大舒服,秦医生你帮我看一看。”随后,秦霞将老人带到一个房间,让其躺下后开始为其做心电图检查。
  “这是我们最新配备的远程心电图机,在这边检测完成后,上级医院会出具检测结果,并通过网络远程给出治疗意见。”秦霞说,有了这个设备的辅助,如果村民只是心脏的小问题,那卫生室就可以直接给予治疗,也省去了村民一趟趟跑大医院的麻烦。
  秦霞告诉记者,以前,村卫生室看病的设备通常只有“三件套”——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如今,卫生室配了心电图机,电子血压计,血糖仪等仪器。“有了新设备的加持,让村卫生室的底气也更足了。”
能拔罐能针灸
村卫生室有了中医疗法

  针灸、刮痧、拔罐,跟常规印象中的村卫生室不同的是,大卜家庵子村卫生室在规范西医诊疗的基础上,近年来又成立了中医室,开展了一系列的中医康复理疗项目,并跟西药一样,中医理疗也能享受医保50%的报销比例。
  “以前腰病犯了都是去7公里外的中医院去做理疗,现在家门口就能做,这是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正在做电磁波透皮疗法的张大娘笑呵呵地说,做了7次理疗后疼痛症状已经大大缓解,“咱们卫生室的理疗水平也是值得信任的。”
  记者了解到,在秦楼街道,像大卜家庵子村卫生室这样开设中医适宜技术的村级卫生室还有32家,这都得益于东港区秦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系列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我们不仅平时注重对从业人员西医诊疗技术的培训,根据村级卫生室从业人员的专业特长,还有针对性开展了中医诊疗培训,中西医并重,真正提高村级卫生室的中西医诊治水平,才能满足村民就医的多样化需求。”东港区秦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孙立波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