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产业发展、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创新创业、企业监管五大平台,刘官庄镇——

“链”上发力“塑”造未来

齐鲁晚报     2022年10月21日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计划9月底进行试车,10月份正式投产。”这几天,旭科新材料(山东)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昕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去年6月份,3万吨/年PBAT/PBS、1万吨/年丁二酸/丁二酸酐项目落地后,目前各项建设顺利推进。“感谢当地党委政府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当初我们这个项目选择在日照市莒县刘官庄镇,一是看中了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对刘官庄镇的塑料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王昕介绍,旭科新材料主营可降解材料及相关精细化工产品,聚焦高性能新材料的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主要在可降解包装材料、餐饮用具、卫生用品以及地膜等一次性可降解用品使用,在医用材料、光电子化学、精细化工等高技术领域被广泛应用。
  “我们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完成可降解塑料增粘改性,为刘官庄镇提供不同型号的可降解塑料原料,使可降解塑料产业从源头到市场,逐渐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提高整个产业链市场竞争优势。”王昕表示。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刘官庄塑料形成了集原料产销、塑料制造、机械研制、复合彩印、商贸服务、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塑料产业链,现有塑料相关企业600余家,市场份额约占全国同类市场的1/3,但近年来在外部经济环境及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夹击下,传统塑料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型。
  旭科新材料落户莒县,可谓是“一切都刚刚好。”直线距离3公里,山东海右石化利用化工延炼项目生产顺酐,可为旭科新材料供应原料;旭科新材料生产的产品,可以为刘官庄镇塑料产业集群提供可降解塑料的原材料。旭科的“卡位入链”,补上了产业链发展的关键一环。
  “旭科项目的到来,一是改变了刘官庄镇塑料产业‘有群山、无高峰’的局面,彻底解决了我们无龙头企业的尴尬局面。二是抢占了市场主动,新版限塑令明确了塑料污染治理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而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降解原料产能不足,旭科项目落地之后,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刘官庄镇塑料产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动。”刘官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聂秀亭说。
  同样落户刘官庄镇的日照正佳塑胶有限公司,眼下,生产车间内,80余套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发货区,叉车来回穿梭,等待发货的汽车排成长队。
  “我们采用的是注塑生产工艺,主要生产餐盒,全部是食品级的,安全、环保、无异味。现在产品产销两旺,客户从新疆到广东,分布全国各地。”日照正佳塑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强自豪地说,公司成立起初就瞄准了高端塑料生产,公司还可以生产以食用淀粉为材质的全生物降解袋,这种袋子在微生物条件下,可以实现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刘官庄镇——中国塑料产业第一镇,塑料产业是刘官庄镇的支柱产业。今年以来,刘官庄镇紧抓“突破莒县”契机,聚焦主线,坚持工业乡镇定位,坚定不移抓招商引资,坚定不移抓产业升级,坚定不移抓配套完善,着力做大做强高端塑料产业。
  持续建链、长链、强链、补链。刘官庄镇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部署要求和《莒县关于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牵引上下游企业“进链、融链”,推动“化工-新材料-材料加工”产业链固基强基,今年以来,先后招引聚润新材料、山东高速新材料、盛世铝业、雍瑞二期等过亿元项目5个,并加快推进旭科新材料等项目建设,推动上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加大对秀来机械等塑料机械生产企业的培育力度,逐步实现塑料机械的本地供应;加大对凯贵特、汇和、博通、华伟等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实现“扶持一个,拉动一批,提升一群”。
  为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刘官庄镇搭建产业发展、人才智力、资源共享、创新创业、企业监管五大平台,全力推动传统塑料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服务突破,以“红塑青创”高端塑料产业链党建联盟为依托,政府引领,搭建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运营好日照国际商会橡塑行业委员会和日照市绿色塑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与宁波塑料协会合作。
  推动业态突破,不断推动注塑、挤塑、流延、纸塑、铝塑等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以高端为主的业态结构,推动产业向业态丰富、多元化方向发展,重点突破可降解地膜生产加工,力争打造全国最大的可降解塑料产品基地。
  推动品牌突破,注册刘官庄塑料商标,打造塑料的区域化品牌,聘请专业团队对全镇产业进行规划,原有塑料产业聚集区只能上可降解、高附加值塑料项目,新材料产业园主攻纳米铝材、纤维板材、高端注塑、纸塑、纸铝塑复合包装、复合印刷等,引入并建立检验监测机构,针对性设定和确立产品质量标准,争取质量标准话语权。
  推动营销突破,借鉴先进地区营销分工模式,结合刘官庄镇在外人才多、分布行业广、贴近高端市场的优势,依托商会,扶持打造专业销售团队、成立有资质的公司,重点拓展中高端市场。
  去年,刘官庄镇塑料产业实现产值234亿元。今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技改投资2.55 亿元,同比增长218%,成功申报市级“专精特新”2家,市级“瞪羚企业”1家,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将塑料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内抓存量提质增效,外抓增量招大引强,产业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聚焦原料供应、业态发展、品牌打造、营销模式、人才建设、平台搭建、企业监管等七大要素,不断推动塑料产业高端化、数字化、集群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为‘突破莒县’夯实产业基础。”刘官庄镇党委书记李卫国话语铿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