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猪倌”王元虎:

带动新农人,玩转新农业

齐鲁晚报     2022年10月24日
  ◤“章小福”是王元虎打造的一个充满“猪”元素的产学研融合的农乐园。
  在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北部,一座长76米、高13.5米的粉红色猪形建筑“章小福”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济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元虎打造的一个充满“猪”元素的产学研融合的农乐园。
  从最初开办生态黑猪养殖场,到组建总占地200多亩的合作社,再到建成产学研融合的农乐园,返乡创业青年王元虎借着三涧溪村快速发展的东风,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文/片
记者 田汝晔 王开智

新玩法
  在“章小福”农乐园里,王元虎正捧着大把地瓜叶给两个月大的小黑猪喂食,“两只黑猪都是我们用国内优良土猪做的配套系,一只叫章小福,另一只叫章小富。”
  王元虎和妻子李少清是三涧溪村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2009年,他们小两口返乡创业,潜心搞起了黑猪养殖,成了村民们口中的“猪倌”。
  为了培育优良品种,王元虎创建了“快乐养猪法”,让猪吃原粮、住高楼,做到生态、环保。建立整套养猪方法后,王元虎的黑猪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如今,济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拥有三处生态基地,年出栏黑猪3000多头,开设了16家直营店,“源虎牌”黑猪肉品牌发展会员三万多名。
  光会养猪不行,还要把猪养出点名堂来。于是,王元虎开始对第一产业的黑猪养殖进行了产业升级。
  王元虎边干边探索,他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优化种质资源,成立了章丘区第一个种猪场。开展了蛋白桑发酵养猪降本增效实验,通过桑树粉碎发酵可作为部分猪饲料代替豆粕,每头猪饲料的成本下降了17.6%。“新培育的黑猪在体形、产崽率、耐粗饲、出肉率、肉质味香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腾空猪舍的再利用,也是对第一产业黑猪养殖进行产业升级,这是王元虎建设“章小福”农乐园的初心。他早已经把产业融合写入计划中,农乐园围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在原来一产种养基础上,完善二产农产品冷链仓储和加工,其功能涵盖了园区农副产品分拣、包装、冷冻、销售的全链条。
  在农乐园的二楼,王元虎还打造了农创空间,实现“农创+文化+科普”,增加中小学生对农业的科普知识,承接中小学劳动课,打造研学乐园,“就是让孩子们一站式学会养猪、养鸡、种菜、做饭,真正在劳动中学习知识、亲近大自然。”
新农人
  返乡创业,让王元虎尝到了敢闯敢试的甜头。
  在三涧溪村,王元虎有着好几个“第一”的头衔: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第一个流转土地的村民、第一位青年创业党支部书记。每一个“第一”背后,都见证和承载着王元虎这些年的奋斗发展和蝶变。
  2016年,王元虎担任三涧溪村青年创业党支部书记。如今,他所在的党支部已经发展了43名青年党员,其中大专学历及以上的青年党员有33名。
  2019年,为了带动更多村民增收,王元虎带领返乡的121位年轻人,通过党建引领、支部领办方式,共同出资139万元组成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成立了绿涧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育种、统一饲料、统一回收、统一销售。
  目前,三涧溪村的特色农副产品已经发展到火龙果、西瓜、西红柿等十多个品类。“去年我们种植的西红柿每天产量能有一千多斤,日常零售价在8元左右,年底分红就达到了10.6%,大家都能做到旱涝保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王元虎说。
  这片集科研、种植、养殖于一体的农业农创园,也为创业青年们搭建起了创业实干的平台。“我们村的农副产品根本不愁卖,村里这些年轻人通过直播电商销售出去了。”王元虎说,年轻人尝试直播带货的方式不仅提高了销量、增加了收入,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现在,三涧溪村返乡创业就业的年轻人已超过200名。刘亚楠积极参与三涧溪村的宣传和建设,成为三涧溪村农业片区的一名宣传讲解员,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涧溪村;李其晓在村里干起了多肉种植,直播最火的时候,一天能卖一万多块钱;高燕做起了宠物养殖,通过宠物相关的配套服务实现了收入翻番……
  “我越来越觉得农业农村发展,年轻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王元虎说。看着村里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王元虎的想法并不止于此,他想进一步拓展三涧溪村乡村农创空间。“我们打造农创空间,招募对乡村振兴有情怀有梦想的大学生参与校外实训和创业创客,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特长来,助力我们乡村产业和产品的开发升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