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山东省国货陈列馆

齐鲁晚报     2022年11月10日
  1931年的山东省国货陈列馆。
  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向参展企业索要的价目表单。
  20世纪上半叶,山东曾于1914年和1931年两次举办规模较大的国货展,两次展览相隔十余年,虽然时代背景不同、组织机构有异,但初衷都是为了发展国货、振兴国货,促进山东经济与实业发展。

  □韦钦国

济南最早的博览会
  1913年,山东拟举办“山东全省物品展览会”并成立了筹办机构。筹办期间适逢受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通航,美国政府为庆祝运河开通,决定1915年2月在旧金山举行博览会,北洋政府受邀后决定参展并“催办各省出品”。
  因“山东全省物品展览会”与这次博览会举办时间相近,且都是征集优秀展品,组织人员又有部分交叉重叠,为节省费用,将两个组织机构合而为一,名曰“山东展览会兼办巴拿马赛会出品协会”,山东巡按使蔡儒楷为会长。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14年6月15日“山东第一届物品展览会”在济南开幕,这也是济南最早的博览会,举办期间观者如潮。当时的《山东日报》载,“至园门外,马龙车水,途为之塞。游客联翩,趾踵相接。”天津《京津时报》评论:“各县呈送物品有数千百种之多,无美不收,可见山东工业暗中之进步。种类繁多,实难细数……俾参观之人,诧为见所未见。”
  展览会为期一个月,最后评出金牌褒奖120名、银牌褒奖295名、铜牌354名、证书褒奖384名。“对于陈列物品中品质精良并宜于海外贸易者,特别选择200余种以备远赴巴拿马赛会。”山东第一届物品展览会确实承担了为巴拿马赛会选拔优秀展品的功能。今天人们仍然熟知的宏济堂阿胶、张裕葡萄酒、博山瓷器等,均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牌奖,成为山东最早的一批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民族品牌。
  1927年至1937年间,国内局势相对稳定,山东等地商业、外贸等较之前都有了明显恢复与增长。南京国民政府为振兴国货,先后组织举办国货展览会、设立国货陈列馆等支持扶植措施,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设的。
  山东南北适中,水陆发达,物产丰富,历史上更有重商传统。清代后期省会济南形成了以“五大行”为代表的商业体系,一批爱国民族资本家心怀“以振兴实业为吾国要途”的理念投资建厂,实业强国。
  1928年《历城县乡土调查录》载,(济南)“工业发达,工厂林立,故出品日增,前途发展未可限量”,具备了举办国货展览的基础条件。1929年7月,山东省工商厅根据国民政府工商部指令,着手准备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建设事宜,邵秀峰、郭存泰先后任馆长,但都因经费缺乏而无实质推进。
  1930年9月,韩复榘出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后,山东省国货陈列馆筹建一事再度提上日程,韩复榘任命王芳亭为农矿厅厅长,王芳亭又任命第四科科长张启元兼任国货陈列馆馆长,成立了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15人筹备委员会。鉴于1914年山东曾成功举办第一届物品展览会,筹委会萧规曹随,效仿前次展览会拟定了《规程》《征品规则》《审查出品规则》《参观规则》《附设售品部规则》《附设商场营业规则》等系列章程。
国货陈列展连办多年
  现在济南有多个规模不一的综合及专业性展馆,可以满足不同内容、不同规模展会的需要,但在近百年前济南并无专业性展馆,山东第一届物品展览会的展馆,就是花费9000元在商埠公园新建的。  
  出于成本考虑,山东国省货陈列馆最初选择的是济南市纬六路上原山东商品陈列馆,但其房舍狭窄且原建筑在“五三惨案”中被摧毁殆尽,筹委会没有筹集到足够修缮款项,此方案被放弃。后来又拟选择济南市纬三路刘子山楼房(刘子山,山东掖县人,东莱银行董事长,当时全国各地多有房产)。又因中原大战爆发,房屋被中央陆军医院占领,此方案因而流产。1931年才选定劝业场两座闲楼作为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场馆问题得以解决。1931年3月,筹备委员会迁到这里办公,加快了项目进度。
  筹委会迁址办公后首先做的是修缮馆舍、添置橱柜展架,将前楼全部、后楼上部腾空用于商品陈列,后楼底部用于招待、办公、储藏、工作人员宿舍等。与此同时,依《实业部修正国货陈列馆规程》制定征集实物的具体办法,因1914年山东第一届物品展览会上获奖商品知名度日增,销售大涨,生产商从参展中得到了商机和实惠,所以本次征集展品并未遇到太大困难,主要物品来自济南、青岛、烟台、威海等50余地。济南因有省会和地利之便,出品近200种,是山东各地出品最多的城市。本次展览虽名为山东省国货陈列,但附近省市包括河北、天津、上海等地出品亦有参展,省内省外参展物品近3000件。
  征集到优秀展品仅是第一步,成功的关键在于陈列布局。1914年举办第一届物品展览会时,主办方将展品分成十类,这次筹委会对原有分类进行了改进,将出品“分成农林品、矿产品、染织工业品、机制品、手工品、教育用品、艺术品、饮食品、医药品和工业原料品等十一类,分别陈列于架上或橱中,并附具标签,注明出品之名称、商标、价值和商号等”。本次部分类别名称与上次名称不同,但征集对象实则相似,“染织工业”“教育用品”“饮食品”三类无论名称还是内容都与上次展会完全相同。
  展品征齐、陈列就绪、安全到位、人员齐备,山东省国货陈列馆于1931年10月19日上午开幕,此时距最初筹备已过去两年有余。开幕这天恰逢农历九九重阳节,秋高气爽、天朗风轻,当时有数百人出席开幕式。此时,山东农矿厅已更名实业厅,仍任厅长的王芳亭主持开幕式并致答谢词,省政府秘书长张绍堂代表韩复榘宣读训词,省政府党务、财政、教育等部门厅长依次致词,内容大都是倡导实业富民、实业救国,弘扬国货、多用国货之类。开幕式后嘉宾率先进馆参观,下午陈列馆对外开放,万人涌入,观者如潮,“极一时之盛”。
  本次国货陈列举办时间为期一个月,展览结束后山东实业厅厅长王亭芳指派由来自实业厅、企业等各界的24名知名人士组成审查委员会,对所有物品逐一审查打分,评定等级优劣,90分以上者颁发特等奖,特等奖共颁发42张,济南得19张,获奖最多。
  自此,国货陈列展逐年举办且每年展品都进行更换,每次参展者热情高涨,观者熙来攘往,每年展览结束都对各展品详加审查选优颁奖。1995年12版《山东省志·医药志》载,“1935年,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医药品组,由王瑞府、韩郁文、江豁然、刘资瞻、韦继贤5人审查中药157种,按质量评定分数……济南市万年堂、济生堂、宏济堂获特等奖状。”
  山东省国货陈列馆所展出品均优中选优,初时仅用于展览而不对外销售,但不少市民与观者都希望能够购买到所展出品,筹委会考虑到陈列展示旨在促进国货发展、服务大众,所以应公众诉求1931年首次展览结束后设立了临时竞卖场,1934年5月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又专设售品部,“代售陈列满一年、出品人委托代售以及与厂家寄送的与陈列品相同的国货商品。”
促进山东国货质量提升
  山东省国货陈列馆能够成功举办与三个人分不开。
  其一为韩复榘。韩复榘系当时的山东省政府主席,没有他的实际支持国货陈列馆很难成功举办。韩复榘本人比较支持国货,“除提倡一般民众用国货外,对其公务员更要求用国货”。
  为“提倡国货,振兴商业”,1932年10月韩复榘设立山东省劝业场。1934年6月又命令财政厅拨款两万元建成国货批发所,专门为国货商场内的商户采办全国各地国货,供其发售,兼营零售,山东省国货陈列馆事实上已经超出山东出品的范围,变成了国内多地国货交流售卖场所,故能日益发展壮大。
  1934年12月1日《山东民国日报》报道了韩复榘就购买国货发表的一段讲话:“如今世界潮流,科学进步,工商业竞争,我国事事落后,因为工商业不如人,每年才有几万万的入超。流出去的钱是哪里来的?都是中国人的……以后,无论个人、家庭或是所在的机关,凡本国有的东西,不管是好点坏点,钱贵点贱点,还是用本国的好。因为少买一点外货,钱少流出一点,国家就多一点生机。望大家觉悟,猛省,努力实行。”
  其二为王芳亭。王芳亭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北洋政府时期曾任陆军部总务厅长等职,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韩复榘主政山东时任省政府委员兼农矿厅厅长。陈列馆选址遇到困难时,正是王芳亭选定了位于济南趵突泉前街路南、上新街和南新街之间的劝业场内的两座闲楼,呈请省政府将这两座楼及楼前空地一并划归山东国货陈列馆使用,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选馆难题。
  其三为张鸿烈。1930年9月张鸿烈随韩复榘来到山东任建设厅厅长,张鸿烈注重实业,在任期间兴修水利、筑路开矿、开发电力等。《1934济南大观》载,“自张鸿烈任建设厅长以来,在短期3年中,对建设之发展推进不遗余力,而其中之特殊建设有为他省所不能及者。”1934年12月张鸿烈倡导将劝业商场改组为国货商场,“令场内商人一律出售国货”。山东省国货陈列馆从1931年10月开馆一直持续到1937年底,因日军占领济南山东国货陈列馆被迫停办,前后实际存续六年。
  20世纪上半叶山东举办的两次国货展览会都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山东省国货陈列馆举办周期长、展示商品多,促进了山东国货质量提升,参展企业竞争意识增强,新的商业理念应用到实际管理中,实业救国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但也应当看到,当时参展物品多是传统手工制品,现代工业制品占比较低,这与当时我国工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有关,但山东省国货陈列馆存续的六年间,对推动国货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正向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