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十九郎村满山瓜果飘香,谁能想到多年前这里却是一片荒芜

牛书记有“牛脾气”,让荒山变“花果山”

齐鲁晚报     2022年11月18日
  村里的鸣羊山上,“牛书记”在查看苹果长势。 受访者供图
  “今天,《在希望的田野上》节目组来到了济南章丘十九郎村,我们一起来听村党委书记‘老牛’讲述荒山变成‘金果园’的故事……”
  “快快快,音量调高!”17日晚上九点半,节目主持人口中的“老牛”——十九郎村党委书记牛刚祺早早坐在了电视机前,电视里讲的是他和十九郎村苹果的故事。

  记者 夏侯凤超 李梦瑶
刘桂斌 王倩

关了石料厂
开荒山种果树

  十九郎村是附近小有名气的村子,全村2300多口人,有87名党员。靠着1500亩的鸣羊山,这个村落充满着各种传奇故事。
  老牛是地地道道的十九郎村人。年轻的时候,老牛开过工厂,做得一手好生意。1998年,老牛被时任书记拉进了村两委,同时担任村治安主任和调解主任两职。
  2013年,“牛书记”上任了。老牛没想到,这一干上书记,就碰上了硬钉子。
  十九郎村靠山吃山,开山采石,凭着石料厂,每年都有70万元的收入。可就在牛书记上任之后不久,石料厂关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了当地环境,也让十九郎村的石料厂成为历史。
  主要的经济来源断了,这可咋办?牛书记召集新一届村两委商议。商议来商议去,大家却越来越灰心,“山上只有石头,咋吃山?”
  牛书记姓牛,脾气也像牛一样倔。“咋不能吃山?”老牛嗓子响亮,在座的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咱们以前不就种苹果吗?现在为啥不能种?”
  “钱哪儿来?”“谁来种?”“山上都是荒树,咋清理?”一个个问题抛过来,牛书记的牛脾气又上来了,“啥也不干,肯定一事无成!既然有想法,以前也走过这条路,那就得干!”老牛顿了顿,语气坚定,“党员干部带头上山,明天我带头去!”
  没人愿意去,牛书记带着党员干部,挨家挨户敲门,一个一个做思想工作,“现在一点希望没有,种了苹果以后,希望不就来了吗!”牛书记嗓门儿大,村里人也服他,第二天,一个开辟荒山的小队就成立了。
  山上除了荒树和枯黄的杂草,就是杂乱的石头。老牛倔得很,从天刚蒙蒙亮,到夕阳半边天,原本空荡荡的山坡,愣是把一帮人干活儿的动静,绘成了村里热闹的风景。
  荒山开了,苹果苗木从哪来?早知道烟台莱州苹果好,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推荐下,老牛又带着党员和村民,到莱州郭家店镇小草沟村考察苹果种植。看到满目红彤彤的苹果,牛书记笑了,这不就是未来的十九郎村最好的样子吗?
深挖200多米
山上打井找水

  没了采石场,苹果树就成了村里的希望。100多亩荒山开出来了,苹果苗也定了,可最现实的问题来了——钱。没钱,咋买树苗,咋种果子?
  “我是书记,我先捐!”牛书记二话不说,掏出3万块钱。见状,村干部这凑那凑,每人捐了2万元。11万元成了购买苹果苗的第一笔钱,为光秃秃的鸣羊山带来了希望。
  树苗来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水。苹果树需要3年才能挂果,果树生长时刻都离不开水。用水就需要打井,这时候,老牛又紧蹙起了眉头。村里倒是有井,但从山上挖井,他也没听说过。
  “打井?几辈子了,都打不出水来!”面对大家的质疑,牛书记不听,既然想干成,所有问题都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牛书记想办法找来打井的机器,挖!
  50米,下面是土,挖!100米,下面是干的,再挖!挖到150米,冒出来的还是土,老牛有点慌了。挖了三天也没挖出水来,可别最后大家忙活了几天,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十九郎村难道真不能种苹果?
  强烈的焦虑和压力,让老牛成宿成宿睡不着,老牛一下子老了。
  牛书记还是想搏一搏。终于,水来了!挖到170米,土开始潮湿了;挖到200米,有点冒水了。那天,在挖井队紧锣密鼓的工作声中,山顶上响起了激动的声音——
  “牛书记,牛书记,有水了,有水了!”
  60岁的老牛闻声,差点跌了个趔趄。希望,伴随着这股井水,一起来了!
  看着井水汩汩涌起,牛书记的“牛脾气”又来了,打到240米!有了240米深的水井,水源充足了。如今,随着果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村里一共打了5眼井,修了3个占地500平方米的蓄水池常年水流不断。
再次挖山开荒
老牛“长”在山上

  2014年,100亩苹果苗来到十九郎村扎下了根,牛书记终于笑了。这些历尽各种艰辛的果苗,成为村子里最珍贵的宝贝。
  两年后的夏天,老牛为了扩大苹果种植面积,再次雇挖掘机上山开荒。
  “三辆大挖掘机,两辆小挖掘机,每天在山上干活,没人盯着可不行。”牛书记的牛脾气又上来了,每天吃过早饭,撂下碗筷,伴随着清晨的露水就上路了,啥时候山上黑得看不到人影的时候,山间小路上,才会有一盏车灯缓缓下山来,是老牛骑着电动车“下班”了。
  “挖掘机干我也干,实在热得受不了,山上有一把破旧的遮阳伞,在那儿避避暑。”两个月下来,老牛皮肤又黑了一圈。
  在老牛的爱人看来,老牛算是“住”在了山上。但平时村民有事想找牛书记却不方便了。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儿都得牛书记张罗,“长”在山上的牛书记,却成了村民们头疼的事儿。偌大的鸣羊山,牛书记在哪?
  既要“监工”,还不能耽误群众办事,老牛突发奇想,找人做了一面鲜红的党旗,人走到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需要他下山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把党旗卷起来,插在电动车上,带着水杯下山去。
  从此,水壶、电动车、党旗成了老牛上山的“三件套”,而“找书记,看党旗”成了群众的口头禅。而鸣羊山上这面鲜红的党旗,也见证了从一座荒山到“花果山”的变化。
  牛刚祺就是凭着他那股“牛脾气”,带着全体村民拓荒开垦,躬身耕耘。
  2019年,十九郎村迎来了丰收,2014年种下的第一批100亩维纳斯品种苹果挂满了枝头。如今,随着苹果的不断增收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十九郎村的村民腰包更鼓了,牛书记笑了,村民们也笑了。
不必外出打工
村民腰包鼓起来

  果园丰收了,红彤彤的苹果,带动了村民们红红火火的日子。
  在村子里的文明实践广场,村民们都爱来这里溜达溜达、唠唠家常。广场的一面墙上画着京剧脸谱,石墨盘上刻着文明标语。走在十九郎村里,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每个人脸上都是乐呵呵的。
  上午10点多,73岁的村民林昌台拿着马扎、提着水杯,慢慢地在路上踱步,他正要去村里的小广场,和老朋友们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不好走,我不乐意出门,现在不光有了柏油路,还建了小广场,我们哥几个没事就过来下下棋,真不孬。”林昌台说。
  跳马、将军!一场激烈的对局结束之后,林昌台赢了自己的老对手林华。“不下了,我去山上转一圈。”林华说。
  林华今年63岁,平日里就在山上工作,打理果树、拔草、浇水,一天能拿六七十块钱。
  “我年龄大了,出去打工没人愿意要,再说离家太远也不方便,现在能在家门口干活,既挣钱还方便。”林华说,自己挣点钱补贴家用,老两口也不用儿女操心了。
  和林华情况一样的有四五十人,他们都是村里的居民,大都六七十岁,在家门口干活让他们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在山上种苹果树不仅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而且经济效益也很好。2021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超过了100万元。”牛刚祺说,村集体为全村300多名7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补贴360元,为80岁以上老人建了“长者食堂”,中午免费午餐。还建设了文明实践广场、柏油公路、文化长廊,让整个村子焕然一新。
  11月下旬,大多数苹果都已经采摘完毕,树上还有一些红富士苹果正等待着游客采摘。不少果树的枝叶已经泛黄,给整个鸣羊山蒙上了一层金黄的颜色。
  步入冬天,果树种植的步伐要渐渐放缓了,但“牛脾气”的牛书记可不会老老实实地等待冬天过去。“现在山上有垂钓园、民宿、饭店,我打算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明年还得继续扩大种植果树的规模,提高产量……”牛书记正规划着明年在十九郎村的“花果山”上开出什么样的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