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烟台11月24日讯(记者 李楠楠

齐鲁晚报     2022年11月25日
  本报烟台11月24日讯(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倪翠 王蕾) 11月20日上午,环材221-2班张城玮同学早早来到千米长廊,参加学院一年一度的科创双选会。“我早已经选好了心仪的指导老师,希望可以作为第一位递交简历的同学,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张城玮同学手持简历,满怀期待地等待老师到来。
  活动通过现场交流等方式进行师生双向选择,老师们借助海报、视频等,从研究方向、科研进展、指导规划等方面介绍自己的科研需求;学生们结合专业能力、兴趣方向踊跃报名自荐,并就个人学习意向、科创规划等问题与老师们深入交流。不少学生在双选会现场“配对”成功,加入了自己感兴趣的导师团队。
  自2019年11月份第一次举办科创双选会以来,这是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第四次举办科创双选会。科创双选会为老师和同学搭建了沟通的“彩虹桥”,双方互相选择,互利共赢。“参加科创双选会,我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使我在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复试中脱颖而出。”2022届毕业生邰晓倩说。
  “举办科创双选会,旨在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少波说,科创双选会通过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引导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让学生在科研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创造。
  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以科创双选会为依托,搭建起师生科研交流互动平台。从2019年的9位教师、100名学生参与,到2022年的28位教师、290名学生参与。参与教师、学生数量又创新高,学院学生科创积极性有了显著提升。
  “科创双选会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让我们认识到科研离自己并不遥远,鼓励我们在本科阶段敢于从事科研。在大二上学期,我通过科创双选会进入实验室,作为一个科研小白开启了自己的探索之路。这一年可以说是收获满满,我们的项目获得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烟台大学开放实验室基金立项和第八届烟台大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大三学生杨亚欣说。
  自举办“科创双选会”以来,学院一批教学名师、骨干教师迅速加入到科研导师行列中。学院导师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知识体系,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作用,使学生获得启发,切实感受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与科研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