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的“猥亵未果”,应引起高度警惕

齐鲁晚报     2022年12月02日
  □评论员 王学钧

  11月30日,烟台警方发布通报称,当天上午8时许,在芝罘区一所小学门口,一金姓男子“以零食诱骗一女孩,企图伺机猥亵未果”。涉事男子已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这起看似罕见的偶发案件,足以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警惕。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家长,应尽量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接送过程中盯得紧一些,别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
  与此同时,要千叮万嘱,让孩子对陌生人说的话保持必要警惕,不轻易接受他们送的东西,尤其是食品和饮料。要多交流,细观察,及时把混在家长群里的“闲杂人员”甄别出来,不给他们可乘之机。
  在烟台的这起案件中,当涉案男子试图以零食诱骗当事女孩时,家长们及时发现并控制了作案者,这一点值得肯定。可也应看到,当事女孩的家长也有所闪失,没有全程贴身陪护,否则,涉案男子根本就没有下手的机会。
  校方应有针对性地强化安保。趁小学生上下学干坏事的“闲杂人员”,有的是临时起意的“新手”,更多的则是长期掐点“蹲守”在校门口的“老手”。如果学校门卫足够警觉、足够负责,就不难发现这类人的蛛丝马迹,并采取相应的安保措施。即便不能把他们赶走,至少也可以为这些人“画像”,以提请学生和家长注意。
  另外,上下学时间,学校应尽量多在校门口安排安保人员,并尽量扩大安保辐射区域。这不仅可以有效压缩图谋不轨者的活动半径,也会对他们形成有力震慑。
  有关部门应对涉案者严加查处。对趁上下学时间打小学生坏主意的作案者,依法施以“霹雳手段”,露头就打,毫不姑息,让在小学门口蠢蠢欲动的“闲杂人员”望而却步。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盼望当地警方对“伺机猥亵未果”者的查处,能表现出应有的决心与威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