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逐步建立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齐鲁晚报     2022年12月02日

  聊城市政协委员韩瑞忠。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今年两会期间,聊城市政协委员韩瑞忠提交《关于改进教育评价,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建议》提案,指出目前聊城市在教师评价方面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和创新性,特别是对教辅人员的评价无法科学量化;有些高级教师想着去当职员,不愿从事一线教学。现行教育评价机制无法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具体等。

  记者 张同建
通讯员 梁兆坤

减少与教育教学无关的
进校园及相关考核评价活动

  韩瑞忠委员建议,建立专家引领机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学校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和教师发展规划,培养教师的主人公意识,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通过各种培训和管理制度,培养一批“服务型校长”和“服务型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构建“服务型课堂”。充分调动教师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关部门要精简规范各类评价检查,科学履行职责,优化评价机制,减少各类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进校园及相关考核评价活动。为中小学教师减轻负担。加大学校对于政府制定评价方案的参与度,拓宽学校对于社会评价的参与渠道。评价应与教师的职称评审、评模晋级以及绩效挂钩。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营造支持评价制度改革,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制度,建立对学生的德育、美育、体育、创新、特长与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增加评价在升学考试分数中的比重,真正让评价引领发展。
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
唯论文的顽瘴痼疾

  9月28日,聊城市教体局答复称,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是现代教育治理的重要环节;同时,教育评价也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是我国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市教体局高度重视教育评价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出台《关于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聊城市普通中小学强课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出台《聊城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聊城市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实施细则》《聊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暂行标准》等文件,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台《关于完善中小学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增加绩效工资总量的通知》《关于印发<聊城市中小学教师考核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共聊城市委 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各项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对广大教师的关怀和激励,对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教师投身教育事业,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制定了绩效改革实施方案,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打破了“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坏干好都一样”的局面,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聊城逐步建立了
全市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推进学生评价改革,坚持破立并举,“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近几年,聊城市在改革义务教育学生评价办法上不断探索,转变唯分数、唯成绩的观念,逐步建立了全市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认可。同时,今年7月份,聊城市重新制定出台了《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意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五个方面,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注重了评价过程中实证材料的收集运用、分析与概括,也注重了以发展的观点来评价学生,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