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归来,中超又现“创始德比”

偶然风雨惊花落 再起楼台待月明

齐鲁晚报     2022年12月05日
  海牛球员(左)在比赛中。
  12月3日,提前两轮重返中超的青岛海牛队2:0战胜沈阳城市队,提前一轮锁定中甲亚军。
  沉沦九年之后,这支职业联赛初期就存在的劲旅,终于回到了顶级联赛的大家庭。十八年前中超初创,12支球队壮志凌云,“德比战”此起彼伏,球迷热情高涨,蓦然回首,当年的“创始德比”竟然全部清零,海牛队的归来,终于又让齐鲁德比得以接续。
  “偶然风雨惊花落,再起楼台待月明”。十八年间,中国的职业联赛风风雨雨,停停走走,幸好还有青岛海牛这样的不懈坚持者,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足球,终于又有了当初的模样。

  记者 刘瑞平

当时盛景 三地德比
  2004年,中国职业联赛升级,12支球队成为中超的“创始球队”。
  在12支球队中,有上海3支,辽宁3支,山东2支,其余4支分散在北京、天津、四川和广东。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时中国足球的重镇,就在辽、沪、鲁。
  上海申花、上海中远、上海联城,组成了“沪上德比”;辽宁、沈阳、大连组成了“辽宁德比”;山东鲁能和青岛中能则组成了“齐鲁德比”。每当这些球队碰到一起,总是会有很多的故事发生。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上海申花和上海联城合并,上海中远远走西安,然后是贵州、北京,名字也一再更改,经历短暂的“京城德比”后,不复存在。
  而沈阳队之后搬至长沙,然后到深圳,最后被广州富力收购,现在变成了广州城队。
  辽宁队则在经历了一系列风波之后,在职业联赛的舞台上消失。
  职业联赛初期最成功的大连队,历经改换东家、降级转让,去年重返中超,成了现在的大连人。
  中超最初的两大德比,就此落幕。之后,广州德比、津门德比、河北德比、新沪上德比纷纷登场,满眼都是新豪门,全然不是旧模样。
齐鲁争锋 海牛沉沦
  相比而言,山东鲁能与青岛中能的齐鲁德比一直相对稳定,不论是人员组成还是球队归属,一直具备齐鲁特色,两队的战绩也是互有胜负。
  其实,从职业联赛初期,这两支球队就渊源深厚,互相竞争。
  青岛队最初组建,班底就是原山东队的退役球员,1995年,青岛队冲入甲A第一年,齐鲁德比就成为看点,第一场比赛泰山队坐镇主场,赛前开出赢球奖,结果两队战成平手,虽然赢球奖没开出来,两队竞争的氛围已然形成。而在下半年海牛队保级的艰难时刻,山东队1:1战平青岛,攻入神来之笔扳平一球的,正是来自青岛的李霄鹏。
  齐鲁德比互不相让,青岛队最终降级,这场平局也为两队之后的争锋埋下伏笔。
  1996年,青岛队重回甲A,在之后连续长达17年的时间里,山东队与青岛队在顶级联赛里上演齐鲁德比,直到2013年戛然而止。
  那一年,山东鲁能双杀青岛中能,青岛队最后以1分之差降入中甲。
  至此,2004年中超初创时期的三大德比,全部消失,金元足球开始盛行,中国的职业联赛重新定义。联赛初期,海牛有“保级专业户”之称。1994年甲B升甲A,1995年甲A降甲B,1996年甲B升甲A。之后,海牛队多次陷入危机,总能神奇保级,还获得过联赛第六,足协杯冠军。
  所以,当他们2013年降级之后,很多人认为,他们很快就会回来。
  2014年,他们确实差点就回来了,只是因为被扣除7分,排名第五。之后,球队主力大量流失,球队发展遭遇困境,2016年,青岛中能降入中乙。
  3年之内,球队连降两级,他们还会回来吗?
  在中国职业联赛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支球队,在连降两级之后还能重回顶级联赛,甚至还会存在。
九年蛰伏 兄弟重逢
  海牛队的回归之路,如此艰难。
  不得不说,金元足球对海牛队冲击是全方位的,不仅是人才的流失,也是资金上的短缺。
  2013年11月3日,青岛中能队0:1不敌北京国安,降入中甲,球队老板乔伟光失声痛哭的画面,成为很多青岛球迷的记忆。
  在那之后,球队频频更换主教练,甚至丢掉了“海牛”的称号,但始终无法实现冲超目标。
  老帅殷铁生,是这支球队起起伏伏的见证者。
  2005年,殷铁生来到青岛中能,带领这支球队征战3个赛季。作为山东泰山队的功勋教练,殷铁生是率队参加齐鲁德比最多的主帅,他曾经带领泰山队在1995和1997赛季对阵海牛。
  5个赛季带领两支不同的球队参与顶级联赛的德比战,殷铁生在整个中国足坛也是唯一。
  2016年,殷铁生二进岛城,希望能带领中能队走出困境,但球队仍然降入中乙,眼看齐鲁德比遥遥无期。
  2021年,中能拿回了“海牛”的称号,殷铁生重整旗鼓,带领青岛海牛队以中乙冠军队身份杀回中甲。
  三进岛城的殷铁生,一直期盼着能带领海牛队冲入中超,再现“齐鲁德比”。
  11月28日晚,当他真正实现了这一目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殷铁生却显得很平静:“我们终于实现了冲超的目标,对我来说是不辱使命。两年连跳,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青岛是一座足球城,需要一支中超球队,山东是足球大省,再现齐鲁德比,对山东的足球事业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青岛海牛队投资人乔伟光接手这支球队18年来,投入了大量心血,球队降级的这9年,无疑是他最失落的时间:“这9年走过来非常不容易,如今的结果体现的是我们中能的精神、青岛人的精神、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们球队从中超到中甲再到中乙,当时企业也面临转型,但困难时期我们坚持下来了。中超,我们回来了,也不想再回去了!”
  海牛俱乐部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冬,对球队的发展也有新思路:“球队成绩并不是评判职业俱乐部的唯一标准,俱乐部可持续发展、向着‘打造百年俱乐部’的目标前进,才是今后我们工作的重点。抛开竞技层面考虑,我觉得俱乐部的发展,更应该多传递一些人文情怀、家乡情结,通过足球来展现青岛人一种奋斗向上的精神,给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活力,我觉得这才是更重要的。”
  海牛冲超成功,意味着需要在人员结构、资金投入上有全新的升级,更需要在理念方面来一次全新的改变。作为目前中超仅存的“创始德比”,齐鲁德比既需要重温历史,又需要展望未来,既需要良性竞争,又需要携手向前。
  “九”别重逢的齐鲁德比,将赋予中国职业联赛全新的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