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4”市中公安社区警务的善治密码

警民同心,守护社区“民生温度”

齐鲁晚报     2022年12月07日
B04
公安
2022年12月7日 星期三
  记者 岳茵茵 通讯员 侯宪锋 段英辉

  社区的治理程度,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
  如何真正实现“群众每一个诉求都有人受理”?济宁市中公安分局积极探索社区警务治理新模式,给出了“1334”社区警务的善治密码。一套体系、三项工程、三大机制、四擎驱动,落地到社区成为“片警+志愿者”治理模式、民警自制“居民信息平面图”,以及“喻事好商量”“平安护学岗”警务品牌。“警务筋骨”在市中公安辖区的社区里变现成为“民生温度”。
邹城公安 忠诚担当护平安
  本报济宁12月6日讯(记者 岳茵茵 通讯员 蒋帅) 邹城市公安局积极践行“靠前一步 主动作为”警务理念,重拳出击严打违法犯罪,先后打掉两个恶势力团伙、10个特大盗采砂石资源团伙,侦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06起,实现了“两升两降”目标。
  深化改革织密立体巡防网络,启动“警灯闪烁”网格化巡防提升工程,截至目前,巡防里程达230余万公里,救助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实施警务“流程再造”推进110动态接处警改革,建立“1、3、5分钟”快返机制,有效提高见警率、管事率。
  组织警力全面清查打击重点场所行业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净化了全市社会治安环境。扎实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和“五个一”活动,全力打造亲民为民便民的公安队伍;在户籍、外事、交通、行政许可等领域推行“互联网+”服务,累计办理车驾管业务10万余人次、户籍业务9万余人次、出入境业务1万余人次。
嘉祥公安马村派出所民警 暖心救助一名走失老人
  喻屯派出所“民警+村警”模式,打通乡村治理末梢。
  一套体系
做片警“最强支撑”

  在万达片区,有堪比“朝阳大妈”的“万达群众”。
  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解放路派出所民警张春华,在《警察故事汇》中写道。这些故事中,“万达群众”高频出现。比如,为迷路孩子找妈妈、阻止邻居大妈被忽悠、修理屋顶漏水、清理楼道杂物,还有寻猫、寻狗。社区志愿者“同心圆”群记录下大家的故事。
  星巴克(济宁万达广场店)的经理赵帅,在店里经常听一些中老年顾客聊一些“赚钱”的事,他们都是附近的居民,每遇到这些事他就和张春华“报信”。加入“同心圆”后赵帅觉得有了“身份”,拿上张春华给的反诈宣传资料,再遇到类似情况,赵帅就上前攀谈。
  万达社区的穆阿姨今年60岁,退休后就成为一名万达社区志愿者,社区的大事小情她几乎都参与。“我们和张警官一起为居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大伙做些事,挺快活。”
  “同心圆”群里目前有56名志愿者,他们和群主张春华一起服务着万达社区1万多名社区群众。
  在东门派出所民警房拥军的辖区,有50栋楼、2269户居民。他与5名社区网格员共同负责居民们的日常。每天上班后,他首先关注“居民群”,在群里实名并备注自己的手机号码,居民有需要可以第一时间找到他。网格员难处理的事,也习惯性找他:“借助民警共同解决问题更有力度。”房拥军说:“网格员掌握的信息多且细,做群众工作更细致,工作中互补、互助效率更高。”
  民警+网格员+志愿者,这是济宁市中公安分局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的一套社区警务“工作体系”,在全局以最强保障确保全面推行。科学划分65个警务区,确定71名社区民警,确定社区警务内容和工作方式,推行多种群防群治模式,构建起民警、辅警、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为骨干的社区联动共治格局,打造具有市中特色的“警务共同体”。
汇聚合力
“千条线”变“一张网”

  在渔山派出所郭传荣负责的西门社区,有95栋楼、9600余常住人口。为了详细掌握每户、每人的信息,她为每一栋楼自行绘制了400余张“居民信息平面图”,并在每一次走访中实时更新。
  这些平面图底数清、情况明,使社区管理更加精细化,也缩短了民警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成为郭传荣服务居民的好帮手。渔山派出所4名社区民警每人手中都有几百张这样的图。
  程昆在观音阁派出所负责社区管理工作,他的辖区有十几个小区,外来人员较多、居住人员复杂,为了便于及时知晓群众需求,他和网格员、各小区物业、业主,分门别类建立了60多个工作群。程昆每天都要关注每一个群里的动态,在群里及时地反馈,详细解答,其他业主看到后也都点赞。
  “千条线”变“一张网”、“独角戏”变“大合唱”,从细节处着手,向精准化发力,推动警力下沉基层,加强一线力量,凝聚合力强化警务服务,把民心聚起来。济宁市中公安分局以最实举措,做细社区警务“三项工程”:打造“三位一体”标准化建设工程、创新“三控”社区警务目标工程、完善“1+2+N”框架工程。将“控案件、控纠纷、控事故”三控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目标。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网格”,推动“枫桥式社区”建设。
“民警+村警”
蹚出乡村治理新路子

  在社区警务工作方面,济宁市中公安分局更加注重品牌打造,指导各派出所借助地方特色,走出了从口碑到品牌的成长路径。
  喻屯派出所借助当地特色,结合辖区实际,以“民警+村警”模式打造了“喻事好商量”警务品牌,成为专门调解乡间邻里纠纷的重要抓手。喻屯派出所副所长孟令敏说:“村警的一句三叔、二爷,三言两语给出化解纠纷‘最优解’,特别是在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方面‘很有一套’。”村警作为农村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平安乡村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邵派出所更加用活了“民警+村警”模式,针对校园安全打造了“平安护学岗”警务品牌,让村警成为村庄平安的“守望者”。
  喻屯镇位于237国道旁,车辆川流不息,喻屯二中的学生上下学难免要穿越国道,面临安全风险。东邵派出所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设立“平安护学岗”,并在校门口配备执勤岗。每逢周一、周五学生上下学,东邵派出所全警全力与8个村庄的10名村警,在国道旁拉起一道安全屏障,为师生平安出行保驾护航。村警陈宏壮说,这是儿子的母校,三年来的接送让他更加熟知安全隐患点。“现在村里有很多孩子在这里上学,护的也是咱自己的孩子们。”
  立足品牌、稳步驱动;树立标杆、典型驱动;讲述故事、激励驱动;订立铁规、鞭策驱动。济宁市中公安分局以最高标准,做强社区警务“四擎驱动”。社区警务小天地,民生服务大舞台。济宁市中公安分局秉承“民意主导、科技支撑、创新推动、精细管控”的工作理念,创新警务节奏、务求工作实效,以“社区警务”汇聚社会治理动能,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动力。
  本报济宁12月6日讯(记者 岳茵茵 通讯员 孙闫慧) 近日,嘉祥县公安局马村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马村镇楚营路口发现了一名老大爷推着电动车来回徘徊,疑似走失需要帮助。
  民警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民警找到老大爷后上前询问情况。老大爷称自己是金屯镇王刘村刘某某,清晨自己骑车出去溜达,不知不觉一路向北骑到汶上县,想回去时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无奈这时候电动车又没有电了,刘大爷只能一路推着寻找回家的路,走到了马村镇楚营村里。由于刚下了小雨,天气寒冷,老人穿着单薄,民警先将刘大爷带回派出所休息,并给他倒了热水,泡了方便面让老人充饥。民警耐心询问老人是否知道家属姓名及电话,老人说出了儿子的名字,民警想办法与刘大爷儿子取得了联系。刘大爷儿子接到消息后急忙赶到派出所将其接回家中,并对民警再三感谢。
任城公安任兴路派出所 加强“九小场所”安全监管
  本报济宁12月6日讯(记者 岳茵茵 通讯员 魏婧) 近日,济宁市公安局任城区分局任兴路派出所组织警力对辖区“九小场所”开展“地毯式”排查,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辖区治安稳定。
  排查中,民警先后到辖区超市、饭店等地,对各场所消防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消防设施配备、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灭火器是否完好有效等方面进行检查。同时对各场所负责人进行安全知识宣讲,要求各场所严格用火用电管理,保障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不断增强自防、自查、自救能力。通过检查,提高了辖区“九小场所”负责人消防安全意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辖区社会治安形势打下了良好基础。
少年玩手游被骗1500元 梁山警方迅速追缉
  本报济宁12月6日讯(记者 岳茵茵 通讯员 徐文静 关旭东) 近日,梁山县一少年在手机上玩游戏时,被游戏中结识的一个虚拟网友诱骗,将其祖母的1500元退休金打给了对方。梁山警方迅速追缉,与湖南警方携手将三名嫌疑人抓获。
  12月1日晚上9点多,少年小龙的父亲下班后了解到这一情况,考虑到对方是一个虚拟账户,于是火急火燎地带着小龙来到派出所报案。
  了解完案件的详细情况后,值班民警立即开展侦查。通过合成作战研判分析,民警突然发现这个虚拟的账号在湖南省耒阳市出现,于是立即联系湖南警方帮助协查,两地警方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当晚11时许,就接到了来自湖南警方的电话:根据梁山警方提供的线索,三名违法行为人被抓到了。民警立即将这一消息告知了小龙家人。
扫码下载齐鲁壹点 找记者 上壹点
编辑:刘凯平 组版:李腾 校对:郭纪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