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商品市场迅速升温

新国标羽绒服迎来销售旺季

齐鲁晚报     2022年12月19日
  12月初,一场今冬以来的最强寒潮席卷我国,各类保暖商品的销售迅速升温,羽绒服成为消费者首选的御寒佳品。今年4月,羽绒服装新国标正式实施,全面代替2011版的老国标。新国标实施后,羽绒服被重新定义:只有绒子含量不低于50%,才能称为羽绒服。眼下是新国标落地后的第一个销售旺季,今年羽绒服市场有哪些新动向?记者进行了调查。
  冷空气催热“暖经济”
  适逢“双12”促销季,羽绒服销售迎来一个小高潮。“这款羽绒服是今年的新品,按照新国标要求,充绒量达165克,采用高支高密面料和菱形格纹绗线,蓬松保暖不跑绒,颜色耐脏好打理……”在某羽绒服品牌的线上直播间,主播一边展示不同款式羽绒服的上身效果,一边不厌其烦地解答屏幕上飘过的各种询问。来自西安的上班族白帆选购了一件420元的短款羽绒服。“价格适中,通勤和逛街都能穿。”白帆告诉记者,她还打算趁着大促再入手一件中长款羽绒服。
  艾媒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网民中,68.3%的消费者拥有羽绒服2件至3件,27%的消费者拥有4件及以上。
  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我国羽绒服市场规模从767亿元增长至156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2.6%,高于整体服装市场,预计202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622亿元。“高蓬轻奢大朵绒”“全球黄金产绒带”“轻暖蓄热抗静电”……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作为当下最热销的服装品类,羽绒服市场吸引了众多品牌竞相掘金,各类宣传卖点令人眼花缭乱,价格也从百元到千元不等,部分高端羽绒服的价格可达上万元。
新国标助推好品质
  今年冬天,新国标下的羽绒服产品首次接受市场检验。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优衣库门店。在羽绒服销售专区,标注“新品”的羽绒服执行标准均为新国标,部分执行老国标的旧款羽绒服被贴上了“超值精选”“限时特优”等打折标签。记者注意到,参与促销的旧款商品普遍降价200元至600元不等,到手价约为吊牌价的3折至5折。记者随机采访发现,消费者对羽绒服标准变化的关注度明显增强。
  “相比老国标,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求羽绒品质更好、防止跑毛能力更强、羽绒服更好洗。”作为新国标主要起草人之一、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羽绒服分会秘书长曹宗华表示,羽绒服的保暖性能主要靠绒子实现,新国标用“绒子含量”代替“含绒量”,剔除了绒丝等保暖性差、易跑毛的成分,挤干了“含绒量”概念的“水分”,让消费者选购起来一目了然。
  羽绒服好穿不好洗是消费者面临的一大痛点。记者查看多款羽绒服商品的水洗标发现,大部分厂家标注的洗涤方式为手洗。“随着新国标的实施,手洗羽绒服的时代结束了。”曹宗华介绍,新国标规定所有羽绒服都要适合水洗,尤其推荐用滚筒洗衣机机洗,并对洗后外观的变化进行专门考核,如不同颜色面料拼接的款式,就不允许出现洗花沾色的情况。
  新国标在提升羽绒服整体品质的同时,也带动了羽绒服成本和售价的上升。天猫服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羽绒服品类的平均价格较去年有所上涨,上涨比例接近10%,其中1400元至2500元的鹅绒服尤其受消费者欢迎。赵俏表示:“比起价格,我更关注充绒量、面料材质、内衬五金等硬指标。相比穿两次就会钻绒起球、不保暖但价格便宜的低品质羽绒服,我更愿意多花点钱买件质量好的、穿得久的。” 
  “总的来看,考虑到新国标对羽绒服品质和使用体验的提升更为显著,羽绒服整体性价比是提升的,消费者花在羽绒服上的钱更值了。”曹宗华强调,新国标在推动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高质量、高性价比竞争,更好与国际市场接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据经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