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十四五”末将达千亿级规模

齐鲁晚报     2022年12月27日
【报告摘录】
  加快人工智能智算中心、人工智能岛、人工智能谷等平台建设,力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

  记者 修从涛

  人工智能产业是济南正在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元宇宙、量子、人工智能等产业再次被提及,而以大数据、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强势崛起,正在布局着济南的未来。
  作为山东省和济南市重点打造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区重要载体,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项目全部建成后有望实现千亿级产业规模,可孵化大数据公司500家,推动资本市场估值过亿元公司10家,带动大数据初创公司1000家,实现大数据交易规模150亿,带动智慧城市等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500亿元以上。
  从2011年5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成立算起,济南培育量子科技产业已有10年多。10多年来,量子科技不断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当前,济南已聚集了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迅量子芯、国耀量子雷达等机构,储备了一系列可转化的科技成果,到“十四五”末,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领域将实现大规模商用,量子信息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
  当前,济南已经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的全面布局。不仅如此,40颗农业卫星、11颗碳卫星、4颗黄河卫星、160颗低轨导航增强卫星……一揽子卫星研发计划也正在密集实施,卫星总装实验室、关键零部件、应用产业园等配套设施也正在山东产研院统筹布局。从“无中生有”的齐鲁卫星,到渐成星火燎原之势的产业生态,济南正在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制高点,构建空天信息产业生态,创新发展走在前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