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王濛濛

跨学科音乐创作《建筑的声音》

齐鲁晚报     2023年01月05日
  本报济南1月4日讯(记者 潘世金)日前,作曲家王濛濛凭交响乐作品《建筑的声音——声音的建筑》入选了美国雷格岱基金会(Ragdale Foundation)2023年夏季驻地作曲家。该基金专门支持世界范围内各领域中有才华的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已有超过120年的历史。
  王濛濛这部交响曲的灵感源自《建筑的声音》一书。作品的第一乐章基于两种建筑结构——漩涡和编织。根据漩涡的力学结构,王濛濛设计了与之相应的音高材料结构,参照建筑中空间距离的比例关系设计了音乐空间的比例,以此作为第一乐章的配器模式,打破了传统作曲中借助自然泛音列进行和声配器的理论局限,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
  通过把编织结构的本质诠释为“藏”和“露”, 编织所呈现出的不同图案和织体就都可归因于 “藏”“露”程度的不同。王濛濛利用声音不同程度的“藏”“露”编制出多种“云状”音乐素材。这种既有音色特点又有框架结构的“云状音乐素材”打破了音色与织体的界限,使二者融为一体。
  建筑的透明性与声音的透明性的相互贯通是这部作品第二乐章的主旨。王濛濛把声音原型拆分成多个片段,在每个片段中加入新的素材后分配给不同的乐器或乐器组,并利用音色的转化来模糊声音的指向性。
  这一乐章中,音乐的素材与素材之间的疏密关系参照了一种特定建筑中木质框架结构的比率。王濛濛将雨滴随机数列与音乐点状色彩建立联系,在乐曲中展现了随着时间变化,光线穿过木质框架结构在地上形成光斑移动和跳跃的状态。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灵动的建筑。视觉设计理论与听觉设计理论在物理学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濛濛对建筑与音乐的联觉不止停留在感受上,她巧妙地找到了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契合点,开发出了极具个性的作曲技法和音乐语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