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家团聚,退休老两口漂洋过海成为首批出境旅客

27小时跋涉,只为在墨尔本陪女儿过年

齐鲁晚报     2023年01月29日
  ▼年三十一家三口的部分年夜饭。 图片均为讲述人提供
  ◥李春光一家,拍摄于1990年10月左右,女儿1岁。
  27个小时、七千多公里、两次转机的长途跋涉,当飞机降落在墨尔本的那一刻,在机场大厅看到女儿时,我们老两口齐声喊——“闺女!”
  挥手、女儿飞奔而来、一家三口拥抱在一起,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此时的心情。
  这一刻,我们一家盼了3年多。
  从去年12月初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我们一家就计划在墨尔本团聚。1月8日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后,1月9日,我和老伴就踏上逆向过年的旅途,也成了第一批到国外探亲、过年的游客。

  讲述人:李春光
记录人:记者 李梦瑶

出国团圆计划
足足做了半个月

  女儿在墨尔本定居后,每年都会回国探亲,国内疫情暴发后,原本每年回国的计划暂时搁置,这一搁置,竟是3年多。
  2022年11月,我退休了,女儿就一直念叨着让我们去墨尔本住一段时间。当年12月初,国内疫情防控政策逐步优化,我们一家三口就在计划团圆。女儿在网络上寻找直达的航班,但由于各种原因,当时还没有直达墨尔本的航班,最后决定让我们选择从香港转机到墨尔本。
  随后,女儿就迫不及待地给我们订好了1月10日香港飞墨尔本的机票,因为当时跨境出游航班数很少,选择余地不大,1月10日这个时间正好赶在春节前,不耽误一块儿过年,这样只需要我自己预订从济南到香港的航班。然而,找了一圈却发现没有飞香港的合适航班。我们只好选择1月9日先飞深圳,从深圳过关到香港,再从香港转机到墨尔本,商量了大半个月总算制定出初步的“团圆计划”。
  疫情之前,我和老伴多次去过墨尔本,我们两人都有十年的签证。但当我订机票时发现老伴的护照离到期还有五个多月,无法订票。情急之下,我们只得去办新护照。由于当时还没开放出境游,整个办理过程非常麻烦,审查非常严格,但总算把护照办出来了。一拿到新护照,我们立马就订了1月9日济南飞深圳的机票。
  机票订好了,女儿却很心疼我们,因为这个方案需要我们老两口拉着行李辗转奔波;而且当时国内还没有放开出境游的消息,办理相关出境手续也很麻烦。但耐不住思女心切、盼望团聚,我和老伴决定不管多么辛苦,也要启程赴澳。
香港转机出状况
差点无法成行

  1月9日济南至深圳的航班是早晨6点半起飞。我和老伴原本打算4点起床赶往机场,可这一夜,我们却难以入睡,刚睡着没多久,闹钟就响了。
  去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新冠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自1月8日起入境免隔离,并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我们也有幸成了最早踏出国门的中国人。
  在济南登机很顺利,上午九点半到达深圳机场。出机场后我们马不停蹄坐上了去深圳湾海关的大巴,到达后,扫码、出示过关预约码、查验核酸检测报告、护照、国际航班机票等,进入香港海关。在香港海关办理手续也很顺利,出关后,我们直接乘出租车去了香港机场旁边的酒店,这是女儿提前预订的,我们可以在酒店舒舒服服休息一晚。
  这个过程中,女儿随时和我们保持联系。电话那头她反复叮咛,怕我们老两口年龄大了,容易丢三落四;流程上有不太懂的地方,女儿也都在遥控指挥着。旅程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1月10日早晨。我们一早到达香港机场办理通关手续,而机场柜员认为我老伴的护照是新办理的,与签证不符,不能办理登机手续。
  离见到女儿只差最后一关,我和老伴听到这个消息立马蒙了。我突然想起,出发前,我鬼使神差地把已被剪了边儿的老护照塞在了包里,这个老护照还有五个月的签证有效期,我赶紧掏出来给柜员出示了这个老护照,并据理力争。柜员拿着有十年签证的老护照和新护照去与领导沟通,领导又继续打电话沟通,十多分钟后终于同意给我们办理登机手续,并告知下次需要把十年签证转移到新的护照上来才能继续使用。
  这个过程,我出现了心慌状况,脉搏快得简直难以承受,老伴说当时看我脸色都白了。如果不能登机,这就意味着我们前面做的所有工作都要付诸东流,我们从济南到深圳、深圳到香港以及香港到墨尔本机票的高昂花费也都打水漂了,还要再买上机票返回济南,更见不到三年多未见的女儿。
  即使坐上了航班,我们仍惴惴不安。由于整个旅途太长,我们的核酸检测已经超过了48小时,担心到墨尔本后又会遇到麻烦。其实到了澳洲海关,核酸报告连看都不看,工作人员看完护照直接放行。
  万般焦虑在见到女儿的那一刻化为乌有。1月10日晚上11点,飞机降落在墨尔本的机场。刚落地,女儿的电话就打了进来,问一切是否顺利;我们通关、等行李用了一个多小时,她在机场大厅已经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在机场大厅看到女儿的第一眼,我和老伴齐声喊——“闺女!”
  挥手、女儿飞奔而来,一家三口拥抱在一起,千言万语化成眼中激动的热泪。这是三年多来,我们全家人第一次团聚。
我们来到墨尔本
女儿的幸福日子开始了

  以前每次来墨尔本,闺女接机时说的一句话就是“爸爸妈妈来墨尔本,我的幸福日子开始了”,见到我们后,总会给我们列个小菜单,都是小时候妈妈给她做的一些家常菜,比如辣椒炒肉、蒜苗炒肉、大肠炖豆腐等。
  女儿工作忙,平常自己不做饭,大部分都是吃快餐,有的时候就凑合。所以,她最喜欢的就是爸爸妈妈来了后,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屋子会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积攒的脏衣服也会被清洗干净。这次也不例外,接到我们驱车回家的路上,女儿就给她妈妈“提要求”,第二天就想吃韭菜猪肉水饺。我们到家后的第二天一早,就去一个华人超市买回了韭菜和猪肉。
  中午时分,水饺端上桌,女儿说,这才是妈妈的味道!
  我上次来墨尔本是2019年的5月,时隔三年半,这里的城市变化不大,不像国内日新月异。由于女儿在身边,每次来了以后我们的心情都非常好。前几天女儿开车带我们去阿德莱德游玩,八百多公里我们一路逛、一路吃,每天快乐而充实。
  墨尔本的华人很多,这里的中国元素满满,尤其是大超市里,女儿爱吃的海底捞火锅底料和老干妈,在国内能买到的东西这里都能买到,而且价格也不比国内贵,花样非常多。以前每次来看女儿,我们都会带很多她喜欢的东西,尤其是吃的喝的,还有茶叶、法国红酒等,两个大行李箱每次都超重,从2019年开始,我们就不再往这儿带东西了,只提一个装着换洗衣服的小行李箱。
  墨尔本也有过年的习俗,春节的气氛非常浓厚,在唐人街、华人社区和城市主干道都能看到庆祝春节的宣传画和海报。
  女儿经常开车带我们四处转,前几天还带着我跑了一趟建材市场,买了一些锄头、耙子之类的农具,准备把女儿的前后院都拾掇拾掇。女儿工作忙,后院已经一年多没进去了,草已经长得比人高,杂草丛生,我准备没事的时候给她收拾利落。可以说,我们来了,女儿相当于请了不花钱的劳力,其实我们干得也开心。
女儿在哪儿
哪里才是家

  今年年三十,我们全家早早起床,去农贸市场大采购,闺女指啥买啥,都是她喜欢吃的。回家后她妈妈就开始包水饺,准备年夜饭,炸藕合、红烧排骨、清蒸葱油鱼……打开CCTV中文国际频道,等着看春晚。
  这一场景,我们盼了三年。我们共同举杯,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团圆。
  回忆女儿刚出国读书时,是2007年的5月,从那时候开始,她每年只能回一次家。最早是靠打国际长途电话联系,后来是MSN、QQ和微信。我当时下载这些软件,只是用于和女儿联系用,所以每次QQ、微信一有动静,我就知道是女儿来信了。从一开始,我的QQ、微信昵称就是“念妞”,至今没有改过。
  身边的朋友说我是个妥妥的女儿奴。女儿刚出国那几年,我经常失眠,第一根白头发就是闺女出国的第二年发现的。有时候女儿说身体不舒服或者遇到什么难题,我焦虑到整宿整宿睡不着,以前特别浓密的头发也是从那个时候“脱离岗位”的,现在已经很稀疏了。
  女儿工作后,每年回国半个月,我们再到墨尔本待一个月,一年能见到两次。女儿说,我们能平安到达墨尔本就是给她的春节最大的礼物。
  看着女儿在这里扎根,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越来越好,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出国时体重40公斤的柔弱小女孩已经变成了一个吃苦耐劳的女汉子,我也才越来越能理解那句话:父母与孩子,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
  经过这难忘的三年,我和老伴都更感觉,没有什么比一家人身体健康、平平安安团聚在一起更幸福的了,女儿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女儿跟我们说,父母在哪里,哪里才是家。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