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从潍坊老家来济南与儿女团聚

今年春节,父母头回进城过年

齐鲁晚报     2023年01月29日
  今年春节,老两口第一次进城和儿女们一起过年。 受访者供图
  大年初二,孟凡训老两口踏上了从济南返乡的路,这个在城里过的年算是结束了。今年春节,他们从老家潍坊农村来到济南与儿女团聚。第一次进城过年,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记者 尹明亮

儿女在身边,就是家
  腊月十六,当老家逐渐开始忙年的时候,老孟老两口在儿子一次次的电话劝说下终于松口了,今年春节进城过年。
  儿子、女儿已经在济南生活多年,每每想接他们进城过年,总是被他们拒绝。过年在家守着,等着远行的儿女归来团聚,几十年来,这是他们最看重的习俗。而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就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去年入冬,老两口在老家的蔬菜大棚早早就不种了,当儿子、女儿一再劝说他们进城过年时,他们也慢慢松口了。“孩子们过年都要值班,今年不便回家,那我们就进城感受感受。”
  腊月十六,儿子开车接他们进城,把家里收拾一番,老两口还有一些不舍。离开老家前,老两口先去了趟大女儿家,跟女儿女婿交代,不在家过年,但家里的春联还得贴。又嘱咐了孩子们的姑姑,过年要替他们去给老人上个坟。
  几十年来第一次进城过年,他们也把消息提前通知了亲戚朋友。“家里亲戚多,人家过年来走亲戚,你不在家不太好。”老孟说。
  在前往济南的路上,老两口不断聊着,怕还有什么遗漏的事情。当车离济南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的心也慢慢安了下来。
  当在济南与儿子、儿媳以及女儿坐在一起吃晚饭时,老两口也有了家的感觉。“只要儿女在身边,就是家了。”老孟说。
这个年,不忙
  身在济南,老两口也渐渐适应着城里的生活节奏,当寒潮来袭的时候,城里的集中供暖确实比老家烧煤的炉子暖和多了。儿子、儿媳带他们去商场买衣服,价钱也着实让他们心疼……
  过去的这些年,每到过年,老两口总是忙个不停,过了腊月二十,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要忙碌。一次次的赶集置备年货、进行卫生大扫除、蒸馒头、贴春联……只等大年三十那天儿女们放假归来。
  今年进城,老两口却难得闲了下来。城里的年似乎并不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儿女们白天上班,晚上偶尔带他们去附近的步行街逛一逛,看看那里的花灯,周末带他们逛逛商场。年前那几天,他们做的最多的事,便是去帮儿子、儿媳拿快递。原来,一车一车的纸盒子也是城里年味的一部分。
  当年轻人都去上班后,老两口总在视频里和老家的亲戚聊个不停,介绍着每天的所见所闻,视频里总也缺不了哈哈的笑声。
  大年三十,儿子终于放假了。这一天,往往是老家过年最忙碌的时候,从早晨起床就开始准备年夜饭的食材,炸东西、包水饺、贴春联、上坟……每每让老两口忙得不可开交,只是今年他们想忙的时候,却不知从何下手了。
  上午,儿子驱车带他们到了黄河大堤,第一次看见黄河,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宽,但河水确实是浑浊得很。晚上准备年夜饭,儿媳、女儿全包了。
  “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里的红包一个接一个,身在五湖四海的亲友们似乎也在这一晚相聚在了一起。
拜年,都在视频里
  进城过年,当一切都变得闲下来的时候,手机成了最忙碌的东西,从大年三十开始,老两口的微信视频便进入了开挂的模式。
  老家亲戚多,虽然不在老家,但总免不了心里的牵挂。大年初一,拜年的日子,老两口的微信视频此起彼伏,整个上午几乎都是在视频通话里度过的。除了亲戚打过来的,也有他们打过去的,从东北到内蒙古,从老家潍坊到烟台、威海,亲戚远在各地,平时难见一面,但过年总要一起聊聊天。
  初一上午,大女儿一家也从老家赶来了,来济南感受一番城里的年味。一家人在济南团聚,看花灯、看电影。当儿女们外出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降温,把老两口留在了家里,不过在与亲戚的视频里,依然流露出一脸的幸福。儿子儿媳初二要去成都,老两口则计划和两个女儿在济南多待两天。
  计划不如变化快。大年初二,老两口从视频里得知,老家降雪了,他们又惦记起了老家,“气温那么低,别把家里的暖气片和管道冻裂了,趁着济南还没下雪,要赶紧回去。”于是,老两口又踏上了返乡的路。下午上路,傍晚到家,还好,降温并未给家里带来什么影响。与闻讯而来的亲友讲着在济南过的年,这个年的下半场他们又是在老家度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