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济宁召开高规格座谈会

双向奔赴,跑出赶超加速度

齐鲁晚报     2023年02月02日
  记者 张夫稳        
   
  1月31日上午,济宁召开金融座谈会,对全市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金融机构加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进行专门动员部署。
  这场座谈会与全市的“新春第一会”仅仅间隔2天,且规格为历年最高,这些“硬核”变化无不透示出当地抢抓发展主动权、下好开局“先手棋”的强烈信号。
规格最高
亮明态度和决心

  与往年不同,这是济宁发展史上首次召开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金融座谈会。座谈会采取视频会议形式,市里设主会场,各县市区(功能区)设分会场。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红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林红玉在讲话中开篇明义指出,这次会议是继全市2023年高质量发展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后,又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就是要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金融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彰显更加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发出更加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的响亮号召,动员大家坚定信心、铆足干劲,各显其能、大展身手,合力开创高质量金融加力助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可见,这届党委、政府对于金融发展的重视,以及决策者谙熟经济运行之道、通过提升放大金融势能更好利用金融“活水”浇灌经济之花绚烂绽放的顶层决策。
  座谈会上的细节值得一提。
  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27家市级银行机构和16家市级保险机构的负责人。发言中,这些市级金融机构负责人各抒己见“敞开谈”。他们表示,对济宁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投资兴业越来越有信心。
  这场顶格座谈会其实是济宁政银“双向奔赴”美好共识的一个缩影。济宁始终坚持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现代港航物流、都市区“三大突破战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为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金融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数据是有力的佐证。去年,济宁全市社会融资规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18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07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410亿元,增长14.5%、居全省第3位,贷款增幅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前3位。
  林红玉强调,全市当前正在全力拼经济、拼产业、拼项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力突破“十大重点任务”,在制造强市建设、现代港航物流发展、都市区建设、县域经济、农业强市建设等方面持续加力,济宁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金融加力助推。
  林红玉提出,希望全市各金融机构要聚焦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产融对接服务,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流向中小微企业,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座谈会上,清晰的谋划、细致的部署,不仅折射出执政者善用金融思维驾驭经济工作、解决发展问题的娴熟素养,也标志着济宁吹响了提升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势能进而加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连出重槌
擂响决战开春鼓

  一年之计在于春。
  1月28日,春节开班第一天,济宁市召开2023年高质量发展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1月28日下午,济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研讨。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这边,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集体学习研讨,查摆问题、解放思想、落实提升,在激情工作上作表率、当先锋;市级领导深入县市区和分管战线参加讨论、动员督导,形成建设更强干部队伍服务引领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共识。
  那边,全市2023年高质量发展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如火如荼展开,市直各部门单位、市属高校和企业、各县市区、功能区、各乡镇街道认真组织、深入开展“大学习、大查摆、大讨论”活动,结合各自实际,学习对标省内国内先进,谈感触、找差距、话整改、抓落实、促发展。
  思想上高屋建瓴,行动上方能纲举目张。济宁市县两级制造强市指挥部、工业运行指挥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响鼓重槌、满弓上弦的奋进之势,开展企业大走访,走访2167家规上工业企业,全力助企纾困攀登,落实帮扶政策措施,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消除企业难题873条,让企业舒心经营、稳健发展,全力服务保障“开门稳”“开门红”,助力工业经济运行、制造强市建设快速向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