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急危重症救治 守护百姓生命健康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打造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齐鲁晚报     2023年02月10日
  海慈医疗集团心脏中心心外科团队手术
  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区域影响力是体现三级甲等医院硬实力的重要方面。作为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单位,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聚焦主业,不断提高急危重症和复杂疑难病例救治能力,在“防重症、保健康”方面,集团上下一盘棋,统筹优化资源,扩容呼吸重症病区,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救治,守护百姓生命健康。

  记者 台雪超 通讯员 范晓苹

高效“救心”
解除“心脏危机”

  就诊高峰面前,有力有序推进医疗救治工作。尤其是起病急且进展迅速的疾病比如主动脉夹层,如不能尽快救治,死亡率极高。对累及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及时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争分夺秒,刻不容缓。近日,由医院党委书记、集团总院长、留法心外专家池一凡教授领衔的心脏中心心外科团队连续为两名外地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实施手术,避免主动脉破裂和心脏压塞等危重情况的发生,解除了“心脏危机”。
  心外科潜心做好心脏手术,在“生死时速”中救下一个个希望,以实际行动诠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初心,全力保障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精准、妥善救治,体现了心脏中心的综合实力,也见证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和规范高效的诊疗服务能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呼一吸间
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之门

  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重症监护室里,医护人员时刻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血氧饱和度低于警戒线,便及时调整机器参数,以改善氧合。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牵头学科,中心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勇挑重担,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之门”。
  “患者有哮喘、慢性肺炎、心脏病等基础疾病,感染后病情加重,出现呼吸衰竭,通过常规的氧疗并没有改善,迅速进行气管插管给予通气。”中心一科副主任胡海波介绍,“患者在机械通气5天后成功撤机,目前病情比较平稳,救治非常成功。”
  为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及时救治,海慈医疗集团扩容综合病区,增设中心二科二病区,最多时收治近百名患者,经过有效的急救措施,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都已平稳,实现了与家人的团圆。  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与水平体现着呼吸学科的实力。“呼吸危重症亚专业的发展必须将现代先进诊疗技术与传统中医药有机结合,取长补短,融合发展。”集团党委委员、副院长、中心主任陆学超介绍,中医中药深度参与急危重症救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生命的守护
坚守“前沿阵地”

  冬季新冠病毒感染和流行性感冒叠加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明显增加,急诊、发热门诊、重症医学科等科室用坚守筑牢“防护墙”,让许多呼吸重症患者脱离了危险,康复出院。
  78岁的患者因肺部感染,被紧急转入了重症监护病房,经过重症医学一科专家团队的奋力抢救,患者转危为安。重症医学一科主任王玉春介绍,虽然患者很多,但85%以上的患者都已康复出院,之所以有这么好的救治效果与医生护士团队的努力分不开,与家属和患者的配合也是分不开的。
  “科室收治的患者,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占三分之二,很多患者来的时候都是‘大白肺’、呼吸衰竭。”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助理贺斐翡副主任医师介绍,科室采取综合治疗,包括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技术等,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重症医学科深耕亚专业建设,先后开展了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微创气管切开、CRRT、ECMO、血流动力学检测及治疗、床边支气管镜等技术,对心脑肺复苏、休克、重症感染、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危重症救治经验丰富;针对危重患者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及时调整方案,做到治疗标准化、个体化。
攻坚克难
成为患者的“医”靠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加之新冠病毒的侵袭,急危重症患者也随之增加。心脏中心肩负重任,中西医并重,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全力守护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线”。
  “面对多脏器衰竭患者,及时进行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保肾、保护心脏、抗心衰等对症治疗。”心脏中心心血管三科(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宋业琳介绍,经过中西医并重治疗,不仅治愈了肺炎,心衰、肾衰、高血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也得到了控制。
  心血管三科(全科医学科)主任李正光介绍,科室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多为80岁以上高龄、有基础疾病,伴多脏器衰竭。良好的救治效果主要得益于科室重症监护的先进技术和中西医并重的优势。在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支持下,中医药在重症救治中发挥了作用。团队在一线救治中经受住了考验,成为患者的生命“医”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