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要“换帅”,货币政策转向?

齐鲁晚报     2023年02月18日
  黑田东彦
  植田和男
  记者 赵世峰

  日本政府14日向国会参众两院提交人事调整方案,提名曾任日本央行(日本银行)审议委员、现年71岁的经济学家植田和男出任下一任央行行长,接替将于4月8日结束任期的78岁现任行长黑田东彦。这一提名经参众两院批准后,植田将于4月9日就任日本央行行长,任期5年。此外,日本政府还同时提名前金融厅长官冰见野良三和央行理事内田真一出任日本央行副行长。
  现年71岁的植田毕业于东京大学,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植田主攻货币政策研究,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98年起担任日本央行审议委员7年。
  一直以来,日本央行行长一职都由央行内部和财务省出身的官员担任,植田将成为二战后首位学者出身的日本央行行长。在全球范围内由学者出任央行“一把手”的情况并不罕见,比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前主席耶伦和伯南克。植田也是继宇佐美洵后第二位出任央行行长的民间人士,后者曾任职于三菱银行,1964年至1969年担任日本央行行长。
  植田是日本代表性的金融政策研究者。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陷入通货紧缩,日本央行推行二战后全球首个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时,其理论支柱就来自植田。植田还参与了量化宽松政策的引入,是最熟悉持续至今的该政策的专家之一。
  日本央行现任行长黑田自2013年4月起推行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至今已持续近10年,现在日元大幅贬值、金融市场功能下降等副作用明显,市场期待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能够“正常化”。但植田10日接受采访时说:“日本银行的现行政策是适当的,现阶段有必要继续维持量化宽松政策。”被问及当前政策的退出机制时,他表示将灵活地根据物价和经济动向妥善调整货币政策。
  植田与日本央行渊源颇深,作为曾经的央行审议委员,植田深入参与了日本央行的非传统货币政策。2000年8月,日本央行在决策会议上决定解除零利率政策,对货币宽松持积极立场的植田投了反对票。据称,直到会议召开前一晚,日本央行执行部还在要求植田投赞成票。虽然最终仍以多数赞成而解除了零利率政策,但在那之后日本经济形势出现恶化,日本央行因此饱受批评。
  另一方面,植田也注意到货币宽松政策的副作用,主张平衡细致地推进政策运行。植田获得提名之前,日本央行现任副行长雨宫正佳以及前副行长中曾宏一度被认为是热门人选。据称,雨宫谢绝了任职邀请,理由是日本今后的货币政策需要新的视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最终选择植田,或许也认为雨宫正佳和中曾宏两人曾与黑田东彦一起推行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难以修正并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
  日本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诱导短期利率在负0.1%、长期利率在0%左右,目的是通过将利率保持在极低水平以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与央行2013年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中明确宣示,“尽快实现2%通胀率目标”。
  虽然日本央行一直维持负利率政策和大量购买国债,但未能实现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良性循环。有观点指出,“尽快实现2%通胀率”这一目标推动了一味货币宽松的僵化政策,呼吁适时进行调整。
  去年以来,尽管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一再加快货币政策紧缩步伐,但日本央行受困于国内需求疲软、经济复苏乏力的现实,被迫坚守超宽松货币政策。虽然2022年12月通胀率达4%,早已超过“2%通胀率”的目标,但其中能源价格上涨和日元贬值等因素突出,而物价和工资同步上涨的良性循环并未实现。在央行政策接近极限的背景下,海外投机资金押注货币政策收缩而抛售日本国债。
  日本央行目前大量购入国债,实际上是代为负担政府借款。央行若要逐步结束大规模宽松政策,势必减少国债购买量,国债价格将下跌,利率将上升,而利率上升会直接导致家庭和企业负担加重。另外,日本国债余额膨胀至1000万亿日元,政府财政也将受到明显影响,政府利息负担将大幅增加。
  岸田2月8日出席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时表示,下一任央行行长要具备“与主要国家央行行长密切协作、面对国内外市场相关人士高质量发布和接收信息的能力”。植田在世界各国央行人士中拥有广泛人脉,他在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时博士论文导师是被誉为央行界理论支柱的美联储前副主席斯坦利·费希尔,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和欧洲央行前行长德拉吉也都曾师从费希尔。身为国际化经济学者的植田,在与其他国家央行高层保持顺畅沟通方面拥有优势。
  植田肩负着在避免金融市场混乱的同时,摸索如何退出副作用明显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的重任,接下来每一项举措可谓“步步惊心”,一步走错就可能导致日元汇率、利率剧烈变动和贬值的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