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种”钻石,一周能“长”一克拉

实验室培育出来的钻石,也能“一颗永流传”吗

齐鲁晚报     2023年03月01日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当年就是凭这句广告语,钻石一度被捧上神坛,价格也居高不下。直到人造钻石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现状,很多靠出售天然钻石产品的品牌,逐渐风光不再,近日申请破产重整的钻戒品牌I Do就是一大典型。那么,什么是“人造钻石”?如果钻石可以“人造”,它还会有如此高贵的身价吗?这对钻石行业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记者 于梅君
I Do破产 钻戒品牌风光不再?
  这几年,钻石行业的日子似乎有点不太好过。今年1月初,钻戒品牌I Do的母公司——恒信玺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因债务等问题申请破产。这个曾以奢华高端闻名的钻石品牌,2022年关闭多家销售门店、总市值缩水超97%,陷入欠薪、裁员的泥潭,老板也被列入失信名单。
  恒信玺利成立于1999年,曾是国内珠宝行业领军企业,该公司旗下核心品牌“I Do”于2006年诞生,专门瞄准结婚钻戒这一细分市场。
  2022年,恒信玺利的销售门店减少205家,较2021年12月末减少28.67%。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拥有员工241人,较2021年12月末减少85.69%。
  2023年1月,恒信玺利被北京艾贝利特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以“无力清偿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
  不仅是I Do,另一家婚戒品牌DR,也面临着营收与利润双减的困境。据《2022年钻石行业洞察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我国天然钻石消费下降超过30%。
  与婚姻爱情深度绑定、号称“一生只定制一枚”的钻戒品牌,怎么会走下坡路?专家介绍,究其原因,除了近几年年轻人消费观念、婚恋观念发生转变外,人工钻石也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天然钻石的生存空间。
  2021年,“钻石巨头”戴比尔斯发布了一份针对5000名美国消费者的调查报告,结果有55%的女性表示,更愿意购买人工钻石饰品。
  另据贝恩公司数据,近几年全球人造钻石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2020年到2021年,全球人造钻石渗透率从5.9%增长至8%,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15.8%。中国人造钻石渗透率2020年到2021年从4%增长至6.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13.8%。
  市场渗透率提升,反映出消费者对人造钻石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明显提升,也逐渐改变了过去对“人工钻石是假钻石”的认知。

实验室能“长出”10克拉大钻石
  你知道长成一颗天然钻石要多久吗?它可能需要在地下“成长”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时间。但如果在实验室,长成一颗一克拉的钻石,只需要5-7天。
  合肥先端晶体科技公司总经理宋学瑞介绍,人造钻石其实是一种人工培育的钻石,它是以一块天然钻裸石为种子,利用高纯度甲烷、加上氢等气体辅助,在微波等离子发生器内,以高温低压的方式,形成碳离子。这些等离子体就像灰尘一样,一点点沉积到种子钻石上,籽晶片就会慢慢越长越大。
  在生长钻石的容器里,有高温光线照射着正在生长的钻石,宋学瑞说,正是这样的高温低压,让钻石得以快速生长。“生长温度非常重要,一旦太高,价值不菲的钻石就会在顷刻间变成石墨,所以实验室温度一般控制在800℃—1000℃。”
  “我们实验室最大可长成10克拉的透明钻石。”宋学瑞说,钻石毛坯经过切割加工,便会成为闪闪发亮的钻石饰品。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贾晓鹏介绍,“人工合成钻石虽然是在实验室生长出来的,但它与天然钻石‘一母同胞’,都由碳原子构成,有相同的物理属性和化学成分,甚至比天然钻石杂质更少,更纯净。”
  国信证券表示,2020年,中国人造钻石厂商已经可批量生产3克拉-6克拉的钻石毛坯,在评级中,颜色可达到最高级的D色(无色),净度最高可达VVS级。
  现下的培育钻石行业,有两种主流制造方法。一种是模拟天然钻石形成条件的高温高压法(HPHT法),另一种是在高温低压环境下,促使活性金刚石碳原子在积体上沉积交互,生长成培育钻石(CVD法)。
  无论用哪种方法,越来越多人造钻石从实验室被“种植”出来,标志着钻石市场进入一个新时代。
全球人造钻石一半产自中国
  《2020~2021年全球钻石行业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珠宝级的培育钻石原石产量约为600万至700万克拉。其中,中国产量为300万克拉,占世界总产能的一半左右。而在中国人造钻石中,又有80%来自河南。2021年全球人造钻石年产量900万克拉,单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就实现了400万克拉的年产量。
  国信证券预测,预计到2025年,人造钻石毛坯产量或将达到1800万克拉。
  河南商丘柘城县的力量钻石公司,最大可培育30克拉人造钻石毛坯,打磨后成品可达到10克拉。其人造钻石2020年销售均价仅有272.56元/克拉。即便是特等人造钻石,销售均价也仅为792.67元/克拉。相比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天然钻石,网友纷纷感叹:男人们要感谢河南,让“钻石自由”照进了现实!
  在中国,戒指上的钻石平均只有0.19克拉。质量虽小,价格却不容小觑,0.19克拉碎钻,均价也要900美元,约合人民币6325元。但除了那种巨钻、奇钻,一般钻石很难升值甚至不能保值。
  相比而言,人造钻石价格优势明显,平均零售价仅为天然钻石的35%左右。耐人寻味的是,此前一味宣称人造钻石比不上传统钻石的戴比尔斯也开始转变策略,加入人造钻石赛道,于2018年推出培育钻石系列,并宣布投资9400万美元,用于扩大人造钻石产能。
  宋学瑞介绍,强行区分人工钻石和天然钻石,其实没啥意义。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把钻石定义中的“天然”一词删除,承认人工钻石就是钻石。
天然钻石是“垄断”出来的高贵吗
  人造钻石横空出世,戳破了数百年以来钻石商家构建出的“珍稀”“昂贵”泡沫。“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个被奉为圭臬的“克拉真理”,正在被改写。
  其实,身份高贵的钻石,从物理角度来讲,和煤炭、铅笔芯一样,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只是因结构不同,颜值、身价天差地别。
  天然钻石多数是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大部分钻石形成于33亿年前及12亿—17亿年这两个时期,南非还发现了45亿年前的钻石。这表明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开始孕育了。
  一克拉天然钻石售价高达数万元,可能很多人会认为钻石属稀缺资源,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地质调查局曾介绍,全球已探明的天然钻石储量大约有25亿克拉,而目前全世界天然钻石产量不过9000万—1亿克拉。并且随着找矿水平提高,每年几乎都会发现新的钻石矿区。比如,澳大利亚的阿盖尔矿床,钻石储量就高达5.5亿克拉。俄罗斯2012年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的一处小行星碰撞形成的弹坑中,蕴藏钻石达数万亿克拉。这也意味着,钻石与即将挖掘殆尽的黄金有本质区别。
  专家表示,之所以出现储备量不少但价格节节攀升的现象,很大程度是因为天然钻石的产销被巨头垄断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广告语的诞生,更是让钻石牢牢坐在“真爱”的宝座上。
  不过,这也并非意味着合成钻石没有市场。毕竟,人类对钻石除了“恒久远”的价值追求,还有时尚装饰的需求。合成钻石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物美价廉的优势。
  合成钻石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契合了现代人“环保”的价值追求。传统采矿业生产1克拉钻石,需挖凿1000吨石头泥土,使用3890升水,产生超过108公斤的碳排放量。而在实验室里“种”钻石,可用的碳元素取之不尽,几乎没有资源压力和矿藏焦虑。
  当然,无法否认,天然钻石仍然有它的市场。数据显示,戴比尔斯2022年6月的销售额飙升至6.5亿美元。戴比尔斯还将0.75克拉以下的较小原石价格提高了8%至10%。由此看来,天然钻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短期还是很难被彻底撼动。毕竟,一些女孩子要珠宝,不一定是为了好看。百年经营下来,钻石价格背后的含义,或许比钻石本身更能打动女人芳心。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