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孝”字刻在人生字典里

济宁好侄媳16年如一日照顾三位独居叔伯

齐鲁晚报     2023年03月04日
  张玉梅陪叔伯们吃饭。
  自嫁到婆家,济宁市梁山县小安山镇闫集村村民张玉梅就用瘦弱的肩膀,扛起照顾三位独居叔伯的担子。“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人都有老的时候,咱尽心尽力地照顾,心安。”16年来,张玉梅把“孝”字刻在人生字典里,用点滴真情书写孝老爱亲的佳话。

  文/片 记者 李从伟 丁安顺

老人吃上热乎饭,她心里就踏实了
  2月11日,临近中午,梁山县小安山镇闫集村的一户农家院里,飘出了阵阵饭菜香。“二伯,今天做的是你最喜欢吃的芹菜炖肉和西红柿炒蛋。”洗菜、切菜,下锅,张玉梅在灶台旁一刻不停地忙活着。老人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张玉梅特地把肉炖得烂糊些。
  “俺玉梅做啥都好吃。”一旁帮着烧火的二伯笑呵呵地说。两人拉着家常,不大的厨房里不时传出爽朗的笑声,给小院增添了些许暖意。
  张玉梅说,平时叔伯三人的饭都是五叔来做。可前天,五叔出了远门。五叔不在家,大伯和二伯懒得动火,就吃馒头和咸菜将就。这几天,都是自己给两位老人做饭。饭菜刚上桌,出去遛弯的大伯回来了。“您真会赶饭点儿。”张玉梅边说边招呼着大伯坐下。“老五呢,喊老五吃饭!”大伯问。“出远门了!”张玉梅回答。大伯口中的“老五”就是张玉梅的五叔。大伯这两年记性有些差,啥事说过去就忘。
  张玉梅的家距大伯家有100多米,从嫁入闫集村的那天起,在这条路上,邻居们总能看到张玉梅的身影,这一晃16年过去了。“每天去看看老人,只有他们好好的,心里才踏实。”
把叔伯照顾得好,她成为邻里榜样
  实际上,张玉梅的日子也不算宽裕。
  2007年,张玉梅结识闫集村的闫化广。当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你看,这就是我对象,一米八的大个,长得很标致。”指着堂屋墙上挂着的婚纱照,张玉梅禁不住夸两句。
  爱情是甜蜜的,可现实是骨感的。公公年轻时身体落下疥疮,不能干重活,加上常年治病和供大儿子上学,家里也没多少积蓄。小儿子闫化广的三间婚房还欠下5000元债务。进门后,张玉梅从娘家拿了5000块钱堵上了“窟窿”。
  张玉梅的丈夫有电焊手艺,在县城的挂车厂干焊接,每天早出晚归,只要有活儿一天不落。“丈夫老实本分,还顾家,是个过日子的人。”就冲着这一点,张玉梅相信两人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其实,张玉梅也有外出打工挣钱的想法,可一想到家中无人照料的三位叔伯,她就心软了。“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再说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咱尽心尽力照顾,心安。”张玉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平时,张玉梅舍不得给自己买身像样的衣服,但对老人很大方。冬天添置新棉裤,让老人温暖过冬;夏天给购置风扇,帮老人缓解酷暑。每当做了好的饭菜,便会多盛出来几份,给老人们端过去。
  2013年,五叔突然腰疼不止,张玉梅和丈夫带着五叔去了医院,但几万块钱的医疗费难住了这对夫妇。为了老人的健康,夫妻俩东拼西凑,借到为老人治病的钱。术后,五叔卧病在床,又是张玉梅夫妇日夜不离地照顾,3个月后老人慢慢地康复了,但张玉梅夫妇清瘦了不少。
  五叔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出门碰见邻居就夸:“能有玉梅这个侄媳妇,真是我的福气,就和亲闺女一样。”“是侄媳妇,更是亲闺女,张玉梅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提起张玉梅,闫集村党支部书记闫仁涛竖起大拇指。如今,村里有婆媳不和、吵架拌嘴的,闫仁涛都会把张玉梅的事迹讲给大家听。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