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街道:“荣归故里”计划蓄积发展新动能

齐鲁晚报     2023年03月14日
  无论身在哪里,乡愁都是每一个游子难以割舍的情愫。王连街道积极落实“荣归故里”计划,多措并举架起在外能人“反哺”家乡,参与家乡建设的桥梁,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引入了“源头活水”。3月7日中午,王连街道马岭洪家村的暖心食堂里早早地飘出了饭香,村里的老人们陆续来到食堂,享用现成的热乎饭,这在以前,是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
  马岭洪家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凭借自身力量建设暖心食堂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看着其他村的暖心食堂接连开放,村里也很着急。作为街道实施“荣归故里”计划的重要载体,去年11月份,通过盛润胶带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润龙等该村在外各界人士的帮助,村里的暖心食堂也顺利开业。“给我们捐助了厨具、桌椅板凳、食材等,让村里的暖心食堂正式运转起来。”马岭洪家村党支部书记刘秀兰感慨地说。
  “作为从王连走出来的企业经营者,我非常高兴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贡献一点微薄之力,今后我也将继续不遗余力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盛润胶带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润龙是土生土长的马岭洪家人,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他始终心系家乡父老,几乎每年都会拿出物资支持村里的工作。
  “荣归故里”计划也让爱心汇聚成了一股合力,石岛人民医院、南桥头村、大河酒业、大唐风电等包扶单位和爱心单位也积极参与其中,成为暖心食堂运营的后盾。
  如果说暖心食堂的建设,托起的是村里老年人的幸福生活,那么助力特色产业的发展,则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去年以来,王连街道深入开展“荣归故里”计划,借助在外能人回乡契机,邀请他们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并很快收到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在外能人的帮助,东岛刘家村招引来了40万元的发展资金,22间闲置房屋被盘活发展民宿旅游,同时建设了2000平方米豆腐厂,引进2条生产线,带动形成500亩大豆种植方,预计村集体每年能实现增收20多万元;客岭村粉条厂、王家庄村榨油厂也都成功对接街道在外企业能人,搞“订单化”生产,提高了粉条、花生油以及其他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辖区乡村的产业越来越强,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企业是推动发展的主体力量,企业家是城市发展的功臣和脊梁。去年以来,王连街道积极梳理在外能人名单,充分发挥镇级“荣归故里会客厅”和村级“荣归故里驿站”等作用,持续开展“下午茶”畅聊、“金点子”献策等活动,先后邀请鑫发控股、银海水产、盛润胶带等11家企业,围绕“倾听企业心声,优化营商环境”主题,与企业代表就企业发展中存在困难及如何服务好企业等方面召开座谈会。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荣归故里’计划,在项目招商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开新局、谱新篇,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奋力打造‘深蓝、零碳、精致、幸福’现代化新荣成的王连样板。”王连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健说。   (石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