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巧珍

齐鲁晚报     2023年04月15日
  □张莹

  路遥小说《人生》中,德顺爷爷对高加林说:你丢了一块金子。
  这块金子是巧珍,一个痴情、善良、能干的农村姑娘。有一定年纪的人,心目中的巧珍是1984年的电影《人生》中吴玉芳扮演的人物形象,质朴、饱满、娟秀,这个巧珍形象是很难逾越的,也是对原著小说的精准再现。
  路遥的经典文学作品《人生》,对60后、70后影响至深,塑造最为成功的是农村姑娘巧珍。她不识字,却对村里的“秀才”高加林暗生情愫,这时候的巧珍,所有的心思都在高加林身上,她有些自卑,却能抓住机会勇敢追求,这机会就是在高加林回乡务农落魄时,巧珍帮他卖馒头,帮他疏解人生的惶恐,她一口一个“加林哥”地叫着,用非常大胆的话语把埋在心底的情感表达出来,“你如果不嫌我,咱们两个一搭里过,不会叫你吃苦。”
  《人生》这部小说的经典之处,在于人物性格非常鲜明,巧珍的炽热,高加林的被动接受,给此后的黄亚萍介入埋下伏笔。对于高中毕业生高加林来说,他和巧珍的世界是不对等的,他们的关系其实非常脆弱,当高加林再次回到县城里时,他内心的情感又倾斜了。黄亚萍和高加林是高中同学,一起度过了情窦初开的青春期,而且彼此都有好感,显然他们的情感一触即发。
  巧珍的一切,都让人感觉到她的善良。高加林最终还是向她提出了分手,巧珍只是默默流泪,看上去是一个懦弱的女性,却用最温柔的方式选择理解和放手。《人生》的经典,是对人物性格与命运的交相描绘,一切是合理的,但该承受的该得到的,总要去承受和经历。高加林被告发走后门再次回到乡村,坚硬的黄土地接纳了他,而巧珍却已经和马栓结了婚。
  小说写到这里已经结束了,高加林丢了金子,巧珍嫁给了她不爱的男人。
  电视剧《人生之路》续写了他们的故事。马栓给了巧珍一个幸福的家,可惜编剧没有手下留情,最温柔善良的女人遭到人生最大的打击:丈夫意外身亡、女儿得了先天心脏病。巧珍留在上海独自打工为孩子治病。
  被编剧续写的巧珍,很像近些年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比如去年最火的《人世间》中的郑娟,她们有共同的特点:命运多舛、美丽善良、贤惠勤劳。不难看出,这些女性形象大受欢迎,因为她们就是理想中女人该有的样子,情绪稳定,像母亲一样包容着巨大的苦难,她们的美丽不光是外表上的,还有在为人处世中的智慧和温柔。
  该怎样续写巧珍这个人物,路遥埋下了伏笔。小说中的她,对待高加林是痴情甚而是自卑懦弱的,但她的所言所行,又透露着女人的坚韧果敢。当高加林给巧珍看了电影画报,她很快按照这个样子烫了头发,她不顾村里世俗的眼光,不怕村里人围观,和高加林同骑一辆自行车,她全然不顾旧思想的可怕。这些性格的铺垫,为《人生之路》中巧珍在上海的打拼埋下伏笔,她的爸爸会做生意,她耳濡目染;她崇尚知识,喜欢学习新东西,她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当《人生之路》向我们呈现出马栓对巧珍的好时,观众希望善良的巧珍从此过上幸福的小日子。但巧珍内心是浪漫的,她曾幻想着加林哥牵着她的手,田野里,花丛中,所以注定不会和马栓过平平淡淡的一生,那不是浪漫、能干的巧珍的人生。
  来到大上海的巧珍,人物的性格表现非常顺畅。巧珍的善良勤劳,深得付阿婆的喜欢,付阿婆去世后把房产留给了巧珍,巧珍开起了面馆创业,又成立了中央厨房,开了公司,咖啡成了她的陪伴,巧珍再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陕北农村姑娘了,她妥妥地成了一个女强人。
  马栓死后,大家最担心的大概就是巧珍和高加林最终走在了一起。还好,巧珍让女儿叫高加林“舅舅”,由此看来,巧珍释怀了对高加林刻骨铭心的爱,感情再深也与爱情无关了。想着路遥原著中最后写道:高加林听德顺爷爷讲了巧珍为他去求高明楼的事后,痛哭着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喊了一声“我的亲人哪”。这《人生之路》中的一声“舅舅”,也算是对原著的呼应,而作为女强人的巧珍,再也不会仰视、顺从一个男人。
  路遥在写巧珍出嫁时,曾扔掉了笔,啜泣良久。巧珍在他笔下是那么完美,以至于他不想让她错过想要的爱情。但正像《人生》原著和剧集《人生之路》一再强调的那样,错过了,日子还得过,《人生之路》的巧珍成为了“女强人”,不再是那个让人唏嘘的痴情女子了。剧集的这种剧情是不符合原著小说的,但在精神内涵上,并没有背离《人生》中巧珍的追求,而是与这个人物的性格非常契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