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拒绝谈判,苏丹武装冲突持续

已致56名平民丧生近600人受伤

齐鲁晚报     2023年04月17日
  4月16日,人们走在苏丹首都喀土穆的街头。 新华/法新
  4月16日拍摄的苏丹首都喀土穆街头。 新华/法新
  苏丹军方同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在首都喀土穆等地的武装冲突4月16日进入第二天。一个医生联合团体说,冲突已经造成至少56名平民丧生、将近600人受伤。
  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和快速支援部队领导人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相互指责对方挑起冲突,拒绝谈判。

  冲突持续
  苏丹空军4月15日晚继续空袭快速支援部队基地,敦促民众待在室内。在喀土穆多个城区,激烈交火撼动门窗,16日凌晨仍可听到枪声、爆炸声。据美联社报道,武装部队总部、喀土穆国际机场、国家电视台大楼所在区域16日上午发生激烈交火。
  央视驻苏丹报道员穆敏·马基16日晚介绍,苏丹武装部队和快速支援部队的冲突仍在进行,喀土穆的所有桥梁都被封锁,很多地方正在经历激烈交火。在这种情况下,民众遭遇停水停电和食物短缺的情况,生活面临困难。另一名央视驻苏丹报道员艾哈迈德表示,他们办公室所在的大楼距离苏丹总统府只有几百米之遥,大楼北侧受损严重。他们自15日冲突开始后就躲入地下室避难,但16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地下室屋顶也被打穿。
  冲突15日爆发,喀土穆街头出现榴弹炮和装甲车。快速支援部队声称控制总统府、军方领导人布尔汉住所、喀土穆国际机场以及国家电视台等其他关键设施。苏丹军方随即否认,并说空袭摧毁快速支援部队在喀土穆的两处基地,发布一张显示快速支援部队司令部冒出黑烟的照片。
  一些目击者15日说,与喀土穆隔河相望的姐妹城市恩图曼也发生冲突。军方当晚宣称夺取快速支援部队在恩图曼的所有基地。
  生活在喀土穆城东的艾哈迈德·赛义夫告诉法新社记者,全家五口人“度过一个非常艰难的夜晚,因为爆炸声和枪声,根本睡不着”。他担心住宅遭到了枪击,但不敢到屋外查看。“形势非常让人担心,看起来短时间内不会平息。”
  目击者说,军方和快速支援部队在北方州、达尔富尔地区、红海港口城市苏丹港等地也发生冲突。
殃及平民
  苏丹医生委员会16日说,冲突导致至少56名平民死亡,相信冲突双方有数十名武装人员死亡。另有将近600人受伤,包括平民和武装人员。
  这个代表苏丹医学界的团体说,由于交火持续,许多受伤人员没法转运到医院。
  沙特阿拉伯航空公司说,这家沙特旗舰运营商一架等待起飞前往沙特首都利雅得的客机15日遭枪击受损,机内有乘客和机组人员。机组人员现已转移到沙特驻苏丹大使馆。美联社根据一段视频说,那架空客330型客机在停机坪着火。
  另一架客机似乎也起了火。航班跟踪网站“飞行雷达24”辨认,那是乌克兰航空运营商SkyUp一架波音737型客机。
  喀土穆机场的主要航空运营商已停飞所有航班。
  快速支援部队宣称控制喀土穆以北大约350公里处的麦罗维空军基地,并在社交媒体推特发布一段视频,显示一群穿军装男子蹲在地上,说带有埃及口音的阿拉伯语。视频称埃及军人连同苏丹政府军一起“投降”。
  一些开源情报分析师说,几架埃及战斗机及其飞行员遭扣留。埃及军方证实有空军部队同苏丹军方联合演习。快速支援部队领导人达加洛告诉英国天空新闻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埃及军人不会受伤害,将安全回国。
相互指责
  军方领导人布尔汉15日接受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说,快速支援部队首先“骚扰”喀土穆以南的政府军,挑起冲突。他指认快速支援部队闯入喀土穆机场,点燃多架客机。
  布尔汉早些时候在一份声明中说,快速支援部队当天上午9时攻击他的住所,让他“吃惊”。
  达加洛则指认布尔汉挑起冲突,派兵包围快速支援部队。他告诉半岛电视台,相信冲突会在“今后几天”结束。他15日拒绝谈判,要求布尔汉“必须投降”。
  军方则称达加洛是“通缉犯”、快速支援部队是“反叛民兵组织”,除非解散快速支援部队,否则军方“不会同其谈判或对话”,并呼吁快速支援部队成员就近投降。
  据美联社分析,这番强硬言论意味着这场武装冲突很可能继续。
  布尔汉15日放话,可能从其他地区调兵进入首都。
  当地时间16日,达克卢在社交媒体称,没有与布尔汉进行任何接触。此前15日晚,苏丹军方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在快速支援部队解散之前,不会进行任何谈判或对话。
  据法新社报道,快速支援部队创立于2013年,前身是时任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用来对付西达尔富尔州非阿拉伯人少数民族的贾贾威德民兵组织。一些分析师说,快速支援部队如今有十万之众。
矛盾激化
  当地媒体和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达加洛同布尔汉之间政见不和,此次冲突起因可能是快速支援部队方面对即将被并入陆军以及部分人事安排不满。
  按照路透社说法,快速支援部队和军方曾经是盟友,共同发起2021年10月的政变,如今为争夺权力大打出手。
  2019年4月,苏丹军方推翻巴希尔政权。2021年10月,担任主权委员会主席的布尔汉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解散文官主持的过渡政府。苏丹此后陷入旷日持久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在国际斡旋下,主权委员会同意举行全国政治派别对话,商定选举日期。
  只是,作为主权委员会副主席的达加洛同布尔汉矛盾越来越大。达加洛指认军方内部的巴希尔政权残余势力试图卷土重来,并认为2021年政变是一个错误,没能带来人们期望的变革。布尔汉坚称政变有必要,能够让更多团体参与政治进程。
  过去几月,围绕快速支援部队如何接受改编、并入政府军,以及由何方监督这一过程,快速支援部队同军方关系日益紧张。据美联社解读,这一改编是苏丹各方去年12月就恢复政治过渡进程所达成协议的一项主要条件,而协议迄今未获签署。
未来走向
  参与协议协商的政治团体15日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呼吁冲突双方立即停止敌对行为,阻止苏丹滑向“完全崩溃的悬崖”。“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一个关键时刻。这是一场谁也不会赢的战争,会永远摧毁我们的国家。”
  自独立以来,苏丹始终难以摆脱由乱到治、由治到乱的怪圈。2019年,苏丹军方推翻巴希尔政权,苏丹政局陷入不稳定状态,多次发生小规模冲突和动乱。苏丹的社会结构建立在部落纽带和族群血缘关系之上,这种社会结构对武装部队和政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武装部队和政党内部矛盾较难调和,很容易让社会陷入动乱。此外,苏丹国力不强,难以有效抵挡外部各种势力,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干扰。苏丹的动乱,其背后大多有外部势力搅动。
  参考苏丹独立后历次大小动乱,对分析此次冲突未来走向或许具有借鉴意义。过去,苏丹发生动乱后,若规模较小,一般可通过谈判解决;若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动乱,平息难度就较大。
  回顾过去,苏丹每次动乱,无论规模大小,最终都能被平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丹民众希望稳定、向往和平的愿望非常强烈,任何能够带来和平稳定的解决方式,都能得到苏丹民众的拥护。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很多苏丹民众相信,本次冲突也能平息。
  此次冲突受到地区国家高度关注。作为苏丹的邻国,埃及外交部在事发后很快发表声明,对苏丹持续发生的冲突表示严重关切,呼吁苏丹各方保持克制,敦促苏丹各方保护平民生命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