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谁来担当下一任北约秘书长?

齐鲁晚报     2023年04月17日
  记者 赵恩霆

  4月4日,北约迎来成立74周年纪念日,同时也迎来了第31个成员国芬兰——当天芬兰国旗在北约总部升起。按照英国广播公司的说法,从去年5月18日正式提交入约申请到正式加入,吸纳芬兰是北约近代历史上最快的一次扩张。
  芬兰与俄罗斯拥有超过1300公里的边界线,芬兰正式加入北约,意味着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边界长度较此前增加了近一倍,俄与北约之间的战略态势将发生显著变化。位于俄罗斯西北部、与芬兰北部接壤的科拉半岛,是俄军北方舰队总部所在地,那里有摩尔曼斯克、北莫尔斯克等重要军港。同时,那里还部署有图-160战略轰炸机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设施。
  俄军这些战略威慑力量将直接面对北约,这既是对北约的威慑,也将受到北约的监视和威胁。同样受到北约直接威胁的还有俄罗斯腹地通向科拉半岛的陆路交通线,以及距离芬兰边界仅150公里的俄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而且,随着波罗的海成为北约的“内海”,今后俄与北约在该区域的海空较量将更加频繁。
  北约迎接新成员的同时,也在为谁来当下一任秘书长而犯愁。今年2月,北约宣布现任秘书长、挪威人斯托尔滕贝格将在今年10月到期卸任。此前,斯托尔滕贝格在这一职位上的任期已经3次延长,履职近9年。
  俄乌冲突爆发后,他的任期被第三次延长,原本他将出任挪威央行行长。有报道称,斯托尔滕贝格卸任后,可能会接替明年4月任期结束的马尔帕斯,出任下一任世界银行行长。
  随着斯托尔滕贝格任期将尽,遴选下一任秘书长成为北约的一项要务。按计划,人选需要在3个月后在立陶宛举行的北约峰会上敲定。然而,目前潜在候选人的名单虽然不短,但其中并无具有明显优势的人选。
  一般来说,北约秘书长这个职位由欧洲人担任,美国人则出任北约最高军事长官——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自1952年设立北约秘书长一职以来,先后有来自8个国家的13人担任过秘书长,其中英国、荷兰各有3人出任过该职务,比利时有2人,意大利、德国、西班牙、丹麦和挪威各有1人。
  上月底,英国媒体曾爆料称,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有意竞选北约秘书长。冯德莱恩在默克尔政府担任过家庭部长、劳工部长和国防部长,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防长。2019年出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是欧盟历史上首位担任这一职务的女性。不过,冯德莱恩表示自己不适合北约秘书长这一职位。而且,她的欧委会主席任期到2024年才会结束。
  另一名潜在的热门人选是现任荷兰首相吕特,他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为榜样,2010年首次当选首相,当时被称为荷兰92年来首位出身自由派的首相。在那之后他连选连任,至今已连续执政近13年。不过,吕特也表示自己无意赴北约任职。
  北约秘书长人选需要全部31个成员国认可,拥有担任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外长或防长的经历。而且,这次一些北约国家希望能够出现首位女性秘书长。另外,鉴于俄乌冲突是当前北约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下一任秘书长还必须既支持乌克兰,又不至于过于立场强硬,以免过度刺激俄罗斯。
  除了冯德莱恩和吕特,其他潜在人员还包括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英国国防部长华莱士、立陶宛总理西莫尼特、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斯洛伐克总统查普托娃,甚至还有加拿大副总理弗里兰。其中,后四人均为女性。
  不过,这些人选都不理想。比如,加拿大的选项不符合北约秘书长由欧洲人担任的惯例;立陶宛、爱沙尼亚两国极度反俄,两国人选担任北约掌门不具备代表性,恐将进一步激化与俄罗斯的矛盾;“脱欧”后英国的选项,恐怕难以得到欧盟国家的认可。
  从历史上看,担任北约秘书长的人主要来自西欧、即“老欧洲”国家,只是最近两任才改由北欧国家人士担任。在欧洲内部,“老欧洲”与中东欧地区的“新欧洲”国家之间矛盾分歧不断显现,比如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前者大多倾向于和谈,后者则坚定地敌视俄罗斯;在欧洲防务和对美关系上,前者主张欧洲应战略自主,后者则更趋依赖美国提供安全保障。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东欧的北约盟国的曝光度和存在感大为增加,北约也持续加大在东翼的军事力量,因而“新欧洲”国家在北约和欧盟内部的话语权有所提升,这些都增加了北约秘书长的遴选难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