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市教体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全环境育人新格局

齐鲁晚报     2023年04月18日
  近日,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现场推进会暨骨干培训班在荣成市召开,会上荣成市教体局主要负责人作了题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全环境育人新格局”的报告介绍了荣成市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经验。
  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荣成市创新实施德育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构建“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网络教育为补充、心理教育为支撑”的全环境育人新格局,全方位推动德育工作由“单一发力”向“多元聚力”转变。2022年,荣成市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环境立德树人试点县”。
创新推动五育融合
激活学校德育“强引擎”

  着力探索实施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育人工程。德育突出实效。组织9大文化学科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细化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开发了“德育+学科”示范课60多节,有40节在威海推广,打造了“科科融德育,课课讲德育”的学科德育新模式。
  体育增强素养。围绕奥运会、世锦赛等经典赛事,将中国体育发展史、拼搏精神等纳入教学内容,开展了“我心中的体育明星”分享会等兴趣活动,开发了花样跳绳、轮滑等16项特色课程,每年组织开展校级邀请赛、年级对抗赛、班级联赛500多场次,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德育素养。
  美育陶冶情操。在全市中小学每周增设1节艺术课、1节鉴赏课,每年组织校园艺术进村居,开展艺术展演活动,提高学生个人艺术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劳育融入实践。指导各学校利用校内边角场地,开辟养殖园、蔬菜园等160多处,对接镇街开设校外劳动基地98处,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引导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养成尊崇、参与、探究劳动的好习惯,荣成市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扎实推进机制创新
夯实家庭德育“主阵地”

  荣成市外工子女占在校生总数37%,荣成市教体局创新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发挥出“1+1>2”的叠加效应。
  心育健康帮扶机制。从全市精选100名心理教师组成“百名家庭教育讲师团”,围绕亲子关系、学习心理等问题,开展咨询服务、家庭教育讲座100多场;对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精选骨干与其家庭“结对共建”,有效缓解孩子学习焦虑、心情抑郁等问题,优化立德树人心理健康环境。荣成市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分别被省教育厅、中国教育报推广。
  书香浸润帮带机制。围绕“美德城市”建设,组织“让心灵浸润书香”阅读体验活动,开放学校图书馆及城市书房200多处,投放红色经典图书1.8万册,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书香家庭”评选等实践活动120多场,带动学生、家长共同提升文化素养,涵养家庭美德,滋养城市文明。
  志愿服务帮携机制。成立“荣老师”志愿服务总队,下设45支分队,组织开展“倾听心灵的呼声”“雏鹰关爱计划”等特色志愿活动300多场,关心特殊家庭260多个,引领学生、家长厚植道德情怀,带动文明新风。“荣老师”志愿服务总队被评为“省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
深入开展主题行动
画好社会德育“同心圆”

  积极创新渠道,吸引社会资源参与,推动德育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开展爱国宣讲“千人千语行动”。依托全市红色资源,协同妇联、团委、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培植了“解语花”“红色印迹·童讲”等35支专家型宣讲团队,开展爱国主义宣讲40多场。组织1000名道德模范、诚信典范、五老人员等入校开展道德宣讲、红色传承2100多场,引领青少年学习身边榜样,争做新时代有为好学生。
  开展捐资助学“圆梦行动”。针对部分学生家庭困难等问题,联合社会企业、爱心人士,启动“点亮星星”“明天计划”等20多个公益项目,打造“希望小屋”“金秋助学”等16个公益品牌,共募捐助学资金600多万元,救助残疾学生、困难学生等2800余人。
  开展课后服务“护苗行动”。组织400多名体育、艺术和科技人才,利用社区场地资源开展好课后服务。依托4个省级、12个市级、25个县级研学基地,每年组织开展研学活动120多场,吸引孩子参与课外实践,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极唱响和谐旋律
打造网络德育“馨环境”

  荣成市着力搭建网络教育平台,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网络红色教育平台。开设“红色印迹直播间”,在网上宣传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20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0处红色印迹;选拔50名“网红小主播”,定期录制小视频,每周2次组织学生收看,培育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
  两大网络宣传阵地。市级网络德育媒体阵地,统筹“中国荣成”“文明荣成”等主流媒体平台,做好各级重大活动、重大主题宣传,增强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学校网络德育阵地,开通“德育之窗”“德育园地”等88个专栏,定期发布网络特色活动、典型案例,提高师生网络素养。
  三支网络教育队伍。专业指导团队,面向网信、公检法等部门,招聘了80名志愿者,组建网络德育专业团队,定期走进校园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文明等培训活动;学生践行团队,指导学生通过微视频、网络剧院等方式,创作接地气的网络作品,引导其成为网络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社会共育团队,依托市自媒体联盟,每月召开1次推进会,利用抖音、快手、微博等渠道,以大流量带动正能量,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美德建设和信用建设是荣成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牌,也是驱动荣成教育内涵发展的不竭动力。
  下一步,荣成市教体系统将围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等重要内容,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全体师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社会道德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筑牢良好根基。
(李晓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