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能做我的“树洞”吗

齐鲁晚报     2023年04月19日
  流连于春意正浓的校园,麦子忍不住几次驻足。环顾着一树树、一簇簇姹紫嫣红的繁花,深吸着混合了花香、草香和青春气息的校园味道,她感觉到了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满足感,也对当天课堂讨论话题充满了期待。
  今天麦子要讲口语交际,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每次课的前10分钟,她都要组织一场“大家谈”,由她现场给出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即席发言。昨晚就餐时,家人讨论天门山自杀事件,老公问:“大学开不开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麦子一时语塞,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的,有关人生意义的教育在思政课程里面也都会涉及,至于生命教育专题和课程,还真是鲜见。受此启发,她想在今天的课堂上围绕“热爱生命”话题展开讨论。
  和往常一样,话题一抛出,同学们纷纷用手机上网搜集素材。“天门山”事件不少人都在关注,自然有学生由此引出评论。整体而言,大家所言基本都是积极、阳光、向上的,麦子对此很欣慰。但就在讨论即将结束时,学习委员文兰站了起来,她稍一迟疑,然后问道:“老师,万一生命不值得热爱了呢?”话音一落,教室里似乎瞬间进入静止状态,几秒钟沉寂后,大家开始窃窃私语,并将目光投向文兰。
  “文兰,你啥意思?你不会有啥想不开吧?”说话的是体育委员,在他心目中,文兰是那种很有正能量的女孩,善良纯净,勤奋刻苦,乐于助人,不笑不说话。体委的看法代表了大多数,他的提问也是大家所关注的。
  “我说的是‘万一’,你看那四个人,那么淡定去死,可不就是觉着生命不值得热爱了?”文兰不想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生命来之不易,永远都值得热爱。”麦子接过文兰的话,“如果感觉‘不值得’,那一定是背后出现了让人绝望的事。这个时候,最该学会的应当是‘求助’,而不是放弃生命。很好,下个星期咱们就谈‘求助’。”
  从文兰起立提问时,麦子的目光就一直看向她,麦子发现文兰说话时眼神里飘过一缕抑郁,似乎还有瞬间的泪光。麦子确定这是个“有故事”的姑娘。
  课后,思考再三,只是任课老师的麦子还是给文兰发了一条微信:文兰,需要“树洞”吗?文兰回复:老师,您能做我的“树洞”吗?麦子回道:能!
  文兰的故事有些凄惨,麦子很难想象在她美好的笑容之下,掩藏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她也很庆幸能在学生孤苦无助的时候,伸出手拉她一把。自幼丧母、继母虐待、被逼辍学、姥姥救助、舅母嫌弃……文兰历经千辛万苦上了大学。尽管大学生活很美好,尽管她努力笑对生活,可她还是会默默地去咀嚼从心灵深处涌出的悲凉。经济的拮据,亲情的冷漠,未来求职的艰难……常常让她产生无望感,她有时觉着自己很多余,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
  “树洞”一词源于童话故事,意思是指可以倾诉秘密而又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地方。麦子决定做文兰的树洞,尽自己所能,对她进行心理救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