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胜公司与胜利采油厂联手推进地面系统优化简化

长流程变短流程,大循环变小循环

齐鲁晚报     2023年04月28日
  本报4月27日讯(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巴丽蒙 陈军光) 胜利采油厂3-5-228计量站坐落在垦利区同兴路以北、后苟村以南,北墙外的七条管线中有两条因为装有法蓝盘而显得与众不同。胜利油田鲁胜公司鲁源采油管理区采油工程主管师葛林文说,这其中一条是STS20井,另外一条是STS3-501井,隶属于鲁源采油管理区。
  与STS20井和STS3-501井距离最近的自有计量站在两公里以外,管线要穿越农田、厂房、民房、水渠等,工农关系复杂,建造成本也高。3-5-228计量站距离这两口油井仅百米,生产空间大、设备设施完善,经过双方协调,2021年9月这两口井的生产液流进了该计量站。
  鲁源采油管理区油井开井300多口,地面与胜利采油厂的6家管理区高度重叠,“楼前楼后”和“楼上楼下”成为两家开发单位油井位置和油层之间独特关系的真实写照。
  在油田提出“大资源”“大地面”“大经营”的理念后,鲁源采油管理区借老厂之力,整合优势资源,实现长流程变短流程,大循环变小循环,推进地面系统优化简化。
  看护坨更6井场六年多,鲁源采油管理区员工刘建国终于从重复繁杂的油井管理中脱离出来,走向了能够释放更大价值的生产岗位。
  改变,源于一根不到300米的输油管线。据了解,距离黄河大坝不到两公里的坨更6井场,3口同台井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单井拉油改管输之前两天拉一次油,2名员工住在井上,单井拉油生产成本和安全风险都很高。
  输油管线接到距离鲁源管理区最近的计量间至少需要15公里,接到胜利采油厂集油支线上则不到300米。就这样,坨更6井场上3口井的原油流进了胜利采油厂的管输系统里。
  合作不止于此,十几公里外,ST311X67这口水井也通过“借水”解渴。ST311X67井转注后,地上没有配套井站,地下没有注水井网,未来3至5年管理区需转注水井40余口。
  胜利采油管理六区有上百口井,每天采出液达8000立方米,消化不了的采出液只能无效循环。因为水,双方达成协议,共享注水管网,鲁源采油管理区只需担负每立方米3.58元的水费,通过购买服务直接把水注到“家”。
  “地面优化从地上向地下延伸,实现‘1+1>2’的叠加效应。”鲁源采油管理区经理郑明元介绍,下一步,他们还将胜利采油厂已经报废的井组,通过改层换位,由“楼下”搬到“楼上”重新开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