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崔村位于惠民县魏集镇西南部5公里

齐鲁晚报     2023年04月28日
  河套崔村位于惠民县魏集镇西南部5公里处,距离黄河500米。村民181户,党员22人。全村共有耕地1085亩,水塘300余亩,以种植果树和水产养殖为主,先后荣获“惠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示范村”、“2021年度滨州市森林村居”和“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等称号,山佳庄园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执“组织”+“产业”之笔,勾勒乡村旅游的“活力轮廓”
  魏集镇河套崔党支部以村级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领头雁”,实现班子成员年龄、学历“一降一升”,优化“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联系户”网格化党建模式,运用“党建+”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特色做法,成立惠民县丽雅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共占地80亩,分为6个高温葡萄大棚区和60余亩露天葡萄区,引进中科院最新培育葡萄品种,注册“馨湖康源”葡萄商标,着力发展优质葡萄种植和观光采摘,党组织助力开发的山佳农牧科技产业园有水产养殖300亩,养殖罗非、草鱼、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出售并可供游客垂钓;农产品冷链物流与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完善。
执“人才”+“文化”之笔,书写乡村旅游的“靓丽风景”
  河套崔党支部依托山佳农牧科技产业园平台,着力开展以“引、育、留、用”为重点的人才工程。注重培养本土人才,选聘一批“土专家”,着力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强劲乡村人才队伍。其中,突出代表党支部书记崔明训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市级“乡村之星”起到了很好得引领示范作用。河套崔党支部还以搭建文化阵地为着手点,整合乡土文化资源,着力培育文明乡风,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修建山佳文化广场,河套崔党支部秉承文化传承的理念,打造“山佳文化园”,深入研究挖掘崔氏文化的发展历史,整理编纂了崔氏发展大纪实,搜集收藏农业耕种工具和器械,让后人充分了解农业发展的成果。
执“生态”之笔,增添乡村旅游的“五彩缤纷”
  魏集镇以河套崔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为依托,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树立“沿黄村庄环境碟变”为目标,全力开展沿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河套崔党支部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制定“1+10”党建管理模式,安排1名党员负责联系10名农户共同开展“美化”、“亮化”、“绿化”环境优化工程建设,发动群众协助清理房前屋后柴堆30余处,拆除有碍观瞻的短桓残壁10处。此外,按照“三整一拆一利用”要求,整治乱堆乱放、整治管线立面、整治空心空地、拆除乱搭乱建,综合利用清理出的场地进行绿化改造,建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等,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维护相结合,着力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
文旅融合促发展,打开乡村振兴“金钥匙”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河套崔积极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创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惠民县丽雅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山佳农牧科技产业园,2021年出售各类水果1600吨,各类水产300吨,实现销售收入1600万元,实现村集体增收21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30余人次,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带动60余人创业。河套崔紧扣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三条链”,让党的组织体系在农业产业链上发力,提升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能力,着力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人才文化双驱动,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河套崔党支部依托山佳农牧科技产业园平台,与青岛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研究所建立了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先后引进高学历人才4名,培养本土农技人才6名,培育农村优秀人才4名,将人才的智力、能力优势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河套崔借助山佳文化广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老渤海精神”宣讲、“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妇女干部蔡凤洁组织群众创建广场舞队和秧歌队,在党支部支持下,开展春节联欢晚会、“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积极向上、文明健康、和谐融合的村风。
环境整治显成效,绘就乡村振兴“五彩图”
  河套崔党支部通过落实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包片包街环境治理等多种形式打造模范街、模范户,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党群关系,实现了村民从“要我治理”到“我要治理”的良好转变。经过环境整治,群众流传这样一句话:“现在我们村不仅环境好,风景好,还能赚大钱,多亏了咱们的‘两委’班子。”现在的河套崔村村道干净整洁,垃圾箱分门别类,一幅幅展示新农村风采的手绘画跃然墙壁,公园绿树花草缠绕,池塘荷花竞相开放,诗情画意,河套村变成了“树在村中、村在绿中、人在画中”的五彩缤纷画卷。
  坚持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引擎。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党建就是这根关键的“牵线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必须引领产业振兴这个重要引擎,推动党组织的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的发展优势。河套崔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采取抓党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创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实现致富增收。
  挖掘本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既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等“硬件”,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更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等“软件”,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河套崔村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加强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脉络和基本内容的挖掘和梳理,保留乡风、乡味、乡情、乡貌和乡愁,守护了一方净土。
  建设生态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根基所在。河套崔村在乡村振兴推进的过程中始终秉持“两山”理念,通过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标准化运营管理,全面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实现了环境美、村容美、产业美、生活美、人文美,逐渐呈现融生态风景、乡村原景、产业实景、文化情景、人才美景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气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