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四次协调 淄博这家医院再度刀刃向内

齐鲁晚报     2023年04月28日
  记者 张晓光 
通讯员 刘滟

  4月23日上午8时,淄博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内镜中心医护人员正在换班,随着服务台前挂号检查的排队患者越来越多,这里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护士长张立瑶例行来到护士站查看当日的手术名单,与往日不同,近两个月内,这张名单上许多患者的名字旁边,多了一栏勾选“日间手术”的字样。
  “这部分患者,是在胃肠镜检查的同时也进行息肉切除手术,需要向医生特别交代一下。”张立瑶表示,自4月10日胃肠镜日间手术模式正式推出至今,科内已为30余名患者成功手术,目前预约的手术人数还在增加……
“当日即可出院”
胃肠镜日间手术

  4月10日,淄博市中心医院西院区的内镜中心多了一块宣传牌,上面详细介绍了内镜中心“日间手术模式”详细流程与要求,这也意味着,医院“胃肠息肉日间手术模式”正式推出。
  据悉,胃肠息肉日间手术的主要特点为住院时间短、就医费用少,同时还为患者减少了手术前需要二次清空肠道的痛苦。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新推出的“日间手术模式”就医流程十分便捷。患者首先到消化内科门诊就医,由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胃肠镜检查和切除息肉的手术可能,若需要,则开具检查单,其中包括心电图、血常规、手术药品等;为简化就医流程,医院在门诊诊室对面特别设立护理门诊,患者可近距离到护理门诊进行术前肠息肉的高风险筛查、评估、宣教和手术预约;随后,患者再到隔壁的麻醉门诊,由麻醉医师进行麻醉评估。上述步骤完成后,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到内镜中心进行手术即可。
  “术前所有准备步骤都在消化科门诊完成,减少患者来回办理手续的奔波时间。而且,一般来说,根据体内息肉的多少、大小,如果评估结果手术风险低且息肉小于1公分,患者当日手术后经观察无不良反应即可出院;如果是评估出手术风险高,护士门诊会在手术单做特殊标记,术后也会安排患者继续住院观察。”张立瑶表示,这种手术模式实现了“检查手术一体化”,患者无需经历二次重复清空肠道的痛苦,只需在胃肠镜检查前做一次肠道准备,就可以实现一次性完成胃肠镜检查与肠息肉切除手术,减少患者的就医痛苦,也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手术模式实行“一周全时段预约制”,即周一至周日七天全天24小时都可预约,方便患者调配时间,也解决了上班族无法在工作日期间就医手术的难题。
  此外,患者从门诊初诊到住院手术的费用,都可在出院时统一打印单据,一并经由医保报销。
  “以往患者的门诊就医是自费的,但经过不断的沟通协调,最终将消化内科的门诊费用也纳入了患者日间手术整体就医费用的报销范围。”医院医务部主任助理徐喜卿表示,如此一来,为民众减少了就医看诊的费用,同时也实现了医疗、保险、民众、医院的多方共赢。
数次调研
4场协调会的2个月

  事实上,由医院医务部牵头实施的上述胃肠镜日间手术项目,能够成功推出实施并非一件易事。
  “这个项目牵扯医院和社会多个部门,各环节都需要协调……”提及项目的落实,医务部的徐喜卿说,近两个月她马不停蹄地在各个部门间穿梭,不断进行沟通协调,直到4月中旬才终于打通了项目的所有环节。
  往前追溯,该项目的提出是源于今年2月中旬,医院紧盯群众看病难点、堵点,根据患者就医体验调研及医务人员工作反馈,梳理出胃肠镜检查耗时长、且若手术需要二次清肠的痛苦的热点问题,集中攻坚。
  副院长孙能军牵头医院医务科,对标省内外先进医院,开始着手调研和准备“胃肠镜日间手术”的淄博落地。
  他们步履匆匆,2月底,为进一步了解该项目的具体开展情况,在孙能军的带领下,医院医务科主任、东西院消化内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及相关科室人员一同到威海市立医院进行了调研学习。
  “每个医院的项目实施都是不可复制的,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将它转变为适合淄博的模式落地。”从威海回来后,孙能军及医务部主任吕明他们再次进行思考。
  3月3日,医院医务部、护理部、信息科、医保科室、门诊部、住院部以及入院服务中心等7个相关科室,召开了第一次协调会。自此,医院就“胃肠镜日间手术”的项目实施与落地,在一个月内共4次召开协调会。
  “2月底提出想法,3月初开始流程沟通,经过前期的试运行,同时不断完善项目各个环节,随着最后‘病理环节’的打通,医院于4月10日正式推出了这一项目,目前收到的反馈是良好的。”吕明表示,民众的需要就是改变的方向,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必须在保证诊疗安全的基础上,保障医疗质量,简化就医流程,提升就医体验,让民众切实感受到改变后的就医便利。
  而这也是医院一直倾力在做的,拿此次项目实施为例:从群众提出的需求为起点,医院上层提出想法,各部门沟通联合协调,再到具体的相关科室落地实施,对于淄博市中心医院来说,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而对于就医患者来说,这是一次医疗品质提升、就医流程再造的便民改变。
以患者为中心的
惠民医疗建设

  近年来,淄博市中心医院对于惠民医疗的建设一直未停歇,不断推出的各种便民措施便是证明。
  特别是医院连续两年举办白内障公益义诊活动。2022年5月该院启动以“大白”“大蓝”“红马甲”三大群体及其直系亲属为主角的淄博白内障手术复明公益活动,为近200名符合条件的白内障患者成功手术。今年3月,医院联合淄博市总工会又开展了“光明工程·白内障复明”公益项目活动,为全市符合活动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公益服务。
  上述活动也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传播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一组来自医院眼科的数据显示,白内障手术在日常眼科手术中的比例从2022年的50%提升至2023年的80%。这不仅体现出民众对于医院实力技术的认可,更是医院惠民医疗建设与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显著成果。
  而对于上文所述的胃肠镜日间手术模式的推出,记者梳理发现,医院在近年内也陆续推出了多项诸如此类,通过实现就医流程再造、为患者减少就医时间、改善就医体验的措施。如2022年医院相继推出超声检查和CT/磁共振检查“日清制”,对所有当天开具检查单的患者,诊断报告实行日事日清;2023年4月医院在设立肿瘤患者“日间病房”的基础上,增开“日间诊疗”,门诊患者无需预约,持门诊病历或处方单和社保卡、身份证或健康淄博就诊二维码可以直接就诊,方便快捷。
  同时, 医院还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在多学科MDT团队建设方面发力。据医务部介绍,医院通过创新多学科诊疗模式,落实病种系统化、规范化诊疗。目前,医院首批成立25个MDT团队,涉及27个常见病、复杂病,实现从“患者围绕专科转”向“专科围绕病人转”的成功转变。
  而对于上述从患者需求出发推出的各项措施,医院的医务部吕明表示,医院还会继续与各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下一步将实现胃镜与肠镜检查的24小时“日清制”,在便民医疗方面再有改善。
  站在2023年淄博全市“三提三争”总目标之下,落脚到卫生领域,医疗品质提升建设成为全市医疗机构的主要重点工作。而作为淄博市域医疗健康的中心,淄博市中心医院也将承载着更多希望与重担,多年来以患者需要为中心转变的惠民建设,以及不断“刀刃向内”的提升与改革,是这家医院持续向前推进的动力,更是其不忘惠民初心、谨记民众就医需要的根本。
  可以预见,未来,对于这家医院来说,惠民仍是不变的初心与内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