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我推介”走进济南大学

学霸“主席天团”:目标在探索中逐渐明晰

齐鲁晚报     2023年05月04日
  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陈家阳 刘敏        

学霸“主席天团”
学业“事业”一起抓

  本期“毕业生·我推介”圆桌访谈环节邀请到了济南大学的三位优秀应届毕业生,他们分别是2020级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柴鑫伟、2019级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张佳馨、2019级经济学专业本科生赵雨晨。其中,柴鑫伟本科、硕士均就读于济南大学,现基本确定就业单位,张佳馨正参加选调生选拔,赵雨晨已保研至暨南大学。
  2016年高考时,柴鑫伟在家人的推荐下报考了济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当时觉得这个专业比较好就业,我自己也觉得土木工程比较有意思,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会涉及到一些设计类课程。”就这样,柴鑫伟在土木工程专业一学就是七年。
  张佳馨和赵雨晨在专业选择上更多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张佳馨的姑姑就学的制药工程专业。而赵雨晨则在经商环境中长大。“我父亲从事外贸行业,假期我会跟他到合作的工厂看看,感觉这个过程挺有意思。”高考出分后,赵雨晨第一志愿就报了经济学,“经济学涉及的理论范围比较广,我可以在本科期间探索我具体的爱好点在哪里,然后到研究生阶段再进行细致地学习。”
  大学期间,三人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也积极参加各项学生组织活动,都兼“主席”身份:柴鑫伟是院研究生会主席,张佳馨是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赵雨晨是校学生会副主席。“济南大学学生会对大三学生留任是有成绩要求的,至少是前30%。”赵雨晨说。个人学业和组织工作要如何平衡?三人都提到要把握好课堂学习环节,同时充分利用课下、周末等空余时间进行科创或者自习,把工夫用在平时。赵雨晨认为,学习和校园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做好了就是双赢。
  大学学习是一个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过程,各专业的同学都会向外探索,通过反馈增进对自身的了解,不断更新自我定位,找到合适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张佳馨在本科期间就开始参与科研项目,“像我们理工类学生在大一就可以接触科研项目。”张佳馨告诉记者,济南大学有专门针对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学研究训练项目——大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计划。“SRT专门为一些想要尝试科研的同学设立,大家可以以此为契机联系导师,然后进行项目结题,在实验室里学习。”做科研不仅让张佳馨收获了优异的科创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在科研项目中我们经常出去调研,会去小型养殖场,这让我发现自己对基层工作充满热忱。”眼下,张佳馨正备考选调生,“这也是公考的形式之一,选调生主要面向国家基层输送人才,在应届毕业生群体中选拔,要有党员身份。”她说。
  柴鑫伟和赵雨晨在谈到未来规划时,都把“地域”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柴鑫伟的室友大多留在了大城市,“我在找工作时觉得地域还是挺重要的。然后是工作待遇,新员工入职后公司对新员工的培养、晋升机制等等。”赵雨晨则结合经济学专业的特性,想到南方城市去看看。“我感觉南方城市在这方面可能有比较多的经验积累,所以想去看一看他们那边经济是怎么样运行和发展的。”这个想法也促成了她在保研时选择了暨南大学。
招聘单位最看重
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访谈当日,济南大学正举办山东省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济南大学专场招聘会。济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杨倩科长告诉记者,此次招聘会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50多家优质企业参与,提供将近2万余个岗位,基本涵盖了这届毕业生所学专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临清、威海、深圳等地区重点企业都是“组团”前来招聘,为毕业生提供多种岗位,显示出足够的诚意。来自深圳市坪山区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招聘领域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智能汽车、生物医药三大产业,“我们坪山区是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地,也是高新园区。环境好、待遇好,公平的竞争环境可以让济南的大学生在那里非常好地创业。”此行他们带着15个企业、将近100个岗位来到这里,“我们非常欢迎济南大学的学子到坪山来就业。”
  招聘会上,来自威海市文登区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单位的入职机制,“首先,我们有入场级的培训,在这之后对实习生进行考试。其次,我们采用师傅‘一对一’带徒弟的方式,三个月后考评一次,然后六个月再考评。”记者注意到,该企业的招聘岗位人数约有100余个,其中,学历学位要求为本科的招聘人数不到一半,试用期薪资待遇5000-9000元不等,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需求人数较多,试用期薪资待遇在6000-12000元这个区间。该单位工作人员表示,“试用期基本不会被淘汰,入职后工资至少有500元提升。所有岗位都有职级晋升的相关机制,6个月之后就可以进行考评,看看适合哪个层级,就享受该层级的工资。”
  在提到面试考察的标准时,上述工作人员以该单位招人较多的机械岗位为例,“我们会问一些机械基础、公插配合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绘图软件的使用等。主要还是看专业,在后期培养过程中,再来甄别适应哪个岗位。”
  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不少毕业生在参加本场双选会之前已经拿到了offer,这次到现场,是希望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工作的地域位置、稳定性、发展前景等因素是影响毕业生择业的关键。
找准自身定位
早规划,稳落实

  杨倩告诉记者,目前找工作的大多是因为考研考公错过之前招聘会的学生,“我们今年3月7日已经做了一场大型招聘会,当时正是研究生复试阶段,我们学校有70%左右的同学选择考研,所以那场招聘会有的人就错过了。这场招聘会也是为他们再次提供求职机会。”
  不难发现,高校在就业服务方面十分系统全面,能够根据不同时间节点来安排满足不同阶段需要的双选会。那么,在海量的机会面前,毕业生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单位和岗位?针对这个问题,杨倩的看法是,毕业生要找准自身定位,摆正就业心态。
  “现在很多人一说择业,首选就是一些大城市和事业单位,去西部服务、选择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较少。其实很多民营企业都非常优质,也会给学生提供多种便利条件。我觉得毕业生应当转变观念,做好为社会服务贡献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杨倩还建议学生在选择职业或者岗位时不要一味追求薪资,“要多去了解这个职业或者岗位。”杨倩说,如果这家单位一开始给的薪资不高,但是能提供很好的平台,能够发挥你的特长,相信今后通过个人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获得很好的薪资待遇。“这是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企业一个机会。”杨倩说。
  面对一些基层工作机会,杨倩还建议大家“走进去,多了解”,同时珍惜自己的应届生身份,“有一些大企业是校招,只招应届毕业生。”对于那些“考公”和“二战”的同学,杨倩说,“可以去考,但不要把精力全部放在这上面,也可以进招聘会去找工作,做两手准备。”
  对于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杨倩建议要早做生涯规划。“在学生自身方面,入校后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努力变成对工作有用的人;而学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有了规划,关键是落实。“大学是个小社会,有太多诱惑,只有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才能给出一份漂亮的简历。”杨倩认为。
  近日,“毕业生·我推介”走进济南大学。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建校70多年来,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本期节目邀请到了济南大学三位优秀毕业生和济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杨倩老师,一起探讨济大学子的成才路径。
  左一为主持人徐玉芹,左二为柴鑫伟;右一为赵雨晨,右二为张佳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