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学宫做临展

齐鲁晚报     2023年05月19日
  上海崇明学宫棂星门(邱屹麟摄)
  崇明学宫泮池泮桥(邱屹麟摄)
  □周惠斌

  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往往也是文博工作者倍感忙碌的日子,然而,这种辛劳,又让博物馆人有一种“忙并快乐着”的愉悦之感。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转行至博物馆行业,先后从事宣传教育、收藏研究、陈列展览等具体的业务工作。其中,每年围绕“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举办相关的临时展览,尤其令我感到忙碌而紧张、充实而快乐。
  因为工作所在的博物馆与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学宫,两者合二为一,凸显了文物叠加以后的双重效应,所以,总觉得自己对文物、博物的认识,更具直观、亲近的感知。犹记得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前,我们围绕当年的活动主题“博物馆与记忆”,近水楼台,从身边的古建筑入手,策划了题为“凝固乐章:学宫的前世今生”的临时展览,运用方志和古籍中的文献资料、馆藏的传世文物、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制作的建筑模型,以及新近拍摄的建筑照片,将明清以来学宫的发展脉络、修缮保护和人文故事,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引导观众在参观现场就能领略到学宫古建筑数百年来积淀的古典神韵:东西牌坊的肃穆峨冠、棂星门的典雅凝重、泮池泮桥的古朴精致、大成殿的阔大厚重、学海堂的轩敞华丽……真切感受明清传统建筑的凝练精美和恢宏气势。
  学宫又名孔庙、文庙,是一个地区最具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的人文殿堂,原是祭祀伟大教育家孔子的专门场所,也是古代地方官办的学府。2015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我们策划了“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生平展”,面向青少年兼及社会各界观众,以传世的各种版本的《孔子圣迹图》《孔圣家语图》为基础,辅以历代表现孔子形象的“司寇图”“讲学图”、《论语》经典语录、书画作品,反映孔子从诞生、随母迁居、学习六艺,到杏坛设学、泰山问政、周游列国,最后删修六经、哲人仙逝、道冠古今的传奇一生。
  如果说传承千百年的学宫,浓缩了以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首励志的诗,一阕激情的词,一曲高亢的歌,一篇抑扬的赋,那么,在学宫内举办孔子生平展,是我们坚守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接续文明圣火的生动践行,是博物馆人与观众共同致力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和未来”,是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我们结合博物馆所在地——学宫内的古建筑乡贤祠,精心策划了临展《嘉言懿行:历代乡贤事迹展》。所谓乡贤,是指古代各地政府对吏治清明、政绩卓著的官员,或者德才兼备、威望崇高、为社会作出贡献,并为邻里乡邦敬重推崇的社会贤达,在其去世后予以表彰的一种荣誉称号。学宫乡贤祠内供奉、祭奠的历代乡贤,他们修身明志、通晓事理,垂范乡里、润泽乡风,热心公益、造福一方,堪称百姓言行身教的标杆、道德教化的楷模。展览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的内容,介绍了宋、元、明、清时期12位著名乡贤,旨在弘扬和倡导乡贤文化,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事实上,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不仅仅是“国际博物馆日”的意义所在,更是所有博物馆人一以贯之的使命所在。对于博物馆人而言,深度挖掘文物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以雅俗共赏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或沉浸、或体验、或互动的展览展示,让高冷、生硬、枯燥而一度远离人们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走进观众的视野,融入他们的生活,让不同文化语境的人在古老文明面前同频共振,成为人们可亲可感的精神标志,将永远是博物馆人的共同情怀和使命担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