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辑对话兖州区委书记

制造业如何“造”出新高度

齐鲁晚报     2023年05月30日
  兖州区委书记 王庆
  全国首个商业火箭发射架由位于兖州的经典集团制造。
  济宁市兖州区是一个制造业强区,制造业布局目前以传统产业为主。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兖州区给自己立了一个目标:围绕打造造纸包装、橡胶化工、新能源三个千亿和高端装备、健康食品两个二百亿产业集群目标定位,年内力争制造业营收突破千亿元。
  日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高质量发展强县行”大型融媒报道采访走进兖州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总编辑廖鲁川对话兖州区委书记王庆,分享兖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经验,探寻制造业如何“造”出新高度。
  文/片 记者 时培磊 王开智
李家澍 岳致呈 康岩 孔茜

传统产业≠落后产业
  廖鲁川:兖州以制造强区著称,今年区里又提出要打造营收破千亿元的制造产业集群,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兖州规划了什么样的制造业发展蓝图和施工图?
  王庆:兖州总体的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目前新兴产业也在起势,三五年的时间,兖州的产业结构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我们已经是全省的工业强县、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也是全省外贸高质量发展区,有这么好的基础,我们肯定还是要大抓制造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往高端跃升。
  廖鲁川:在调研兖州企业的路上,我对兖州企业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传统的不等于低端的。
  王庆:传统产业不代表是夕阳产业,它们经历过市场的淘汰和竞争,是有竞争力的,现在正往高端方向走。像太阳纸业,它是一个链主企业,可以提取木糖、提取纤维来做衣服,目前在攻破卡脖子技术——香烟的过滤嘴,目前过滤嘴都是进口的。它的附加值非常高,现在已经完成了终试。中华烟的盒子原来用的全是进口纸,现在用的是太阳纸业的,茅台的包装盒也是太阳纸业的,还有高端手机的包装盒,技术含量都非常高。太阳纸业拿到了全国造纸行业唯一的一个国家科技奖进步一等奖。
  兖州另一家大企业是华勤集团,它是做橡胶起家的,一直深耕这个领域。它现在跟世界500强行业里最顶尖的公司去合作,轮胎供给宝马、奔驰、特斯拉等品牌,建成了全亚洲最顶尖的轮胎实验室。
  包括经典集团,它是做钢结构装配的,像冬奥会的冰瀑架构就是它做的。冰瀑架构的难度在于场馆里头不允许焊,只能铆,误差做到了不超过1.5毫米。
  廖鲁川:通过不断积累和升级,高端制造业真是大有可为。另外,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围绕着链主企业延链、强链,现在看兖州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王庆:食品也是我们一个大的产业集群,像益海嘉里的面粉厂、今麦郎的加工厂,都需要包装。我们就招商引资,引过来几家做包装的企业,上游有造纸业,下游有终端客户,这样就形成了链条式发展,集群式发展。
服务企业要有懂行的人
  廖鲁川:兖州很多企业像益海嘉里、今麦郎等都不是本地企业,是招商引资过来的,兖州的吸引力在什么地方?
  王庆:每个地方的产业都有其发展史,益海嘉里、今麦郎这些食品企业选择落户兖州,是因为这里有它们发展所需的要素条件。兖州也是农业强县,小麦品质非常好,物流也非常发达,交通区位的优势,加上原材料的优势,吸引了它们落户。更重要的是,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营商环境,让它们放心发展。
  廖鲁川:我注意到,兖州有一个企业家恳谈日,区领导跟企业家谈,听取他们的意见,给他们解决难题,这也是为企业服务的一种探索。
  王庆:对于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来说,它们有困难可能也不太愿意麻烦区里,我们就主动一些,去企业考察,现场看看有什么问题,召集大家一块儿坐下来,拿个半天的时间,只说困难、问题,能现场解决就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我们记下来,有制造业强区指挥部负责督办,形成闭环。去年一年,我们是按照10个街镇,每个月开展一次,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今年我们计划按照行业、领域,把同行业的有共性的问题解决一下。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机制和服务体系,效果非常好。一是能真真正正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第二个更重要的是增强企业家的信心。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很关键的一个变量是我们干部,要发展制造业,有没有懂产业的干部,怎么去服务企业?这两年兖州选派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不拿工资,当好企业“服务员”。企业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找他去解决,比如跑审批,企业不用再为找哪个部门发愁。
  廖鲁川:这些干部了解政策,有熟悉路径,又了解企业需求,这样效率就高了,效果就好了。
  王庆:他们是企业的服务员,也是政策的宣讲员。比如省政府出了政策清单,怎么跟企业对接起来,怎么把政策落实到企业里去?我们就把所有驻企干部集中起来做培训,让他们回去再跟企业对接,把政策主动送给企业。通过这些事情把干部锻炼起来,过几年,我们就会有大批懂产业、懂企业的干部,会给企业服务得更好。营商环境不光是态度好,还得给人家真正解决问题,得有懂行的人。发展营商环境、服务企业,抓产业,人是最关键的问题。
打造良性发展生态
  廖鲁川: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离不开人,也离不开环境。兖州打造了这样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态,再持之以恒做下去,肯定就会有新的提升。
  王庆:一直以来,兖州的定位就是发展实体经济、壮大制造业,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专注主业,企业也一样,专注主业。不论企业大小,都在深耕自己的领域,长期抓主业,没有偏离太多。比如太阳纸业40年来只干造纸一件事,企业现在将目标瞄准了千亿级。它把造纸研究透了,在这个领域拥有了话语权。如果不专注主业,分散精力,可能面铺得很广,但是核心竞争力可能会下降,慢慢就没落下来了,也不利于企业下一代的传承。
  廖鲁川:在产业层面,兖州有造纸、橡胶、农机、食品几大产业集群,它们是如何发展的?
  王庆:我们考虑的是怎么对产业上下游补链、强链,区县内的产业集群能抱团发展是最好的,我们这里的企业竞争关系没有那么激烈,更多是竞争加合作的关系。比如兖州农机在全国很有名气,它的规模不是很大,兖州有70多家农机企业,规上企业有20多家,但产品细分度很高,有做玉米收割机的,有做小麦收割机的,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
  兖州农机行业成立了“红色农机”党建联盟,由企业轮流牵头。通过党建联盟把原来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串联到一块儿,谈需求谈合作。疫情期间就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个企业接了订单,自己干不过来了,怎么办?联盟内有能干的,订单匀一下,既避免了这家企业违约,那家企业又有了市场,协同发展。现在农机联盟运转非常好,大家可以沟通了。
  兖州有机床制造企业,水平跟韩国差不多了。兖州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大的行业,有加工轮毂的,它需要机床技术,做汽车零部件的也需要机床,通过牵头,他们可以展开合作,比如说联诚零部件需要什么样的机床,就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来生产、研发,协作创新。
打造三个千亿集群
  廖鲁川:兖州有传统产业和四新经济,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有什么样的规划?
  王庆:我们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手并重抓。传统产业要往高端跃升,新兴产业也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经过我们和市里一块努力,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到兖州,它是我们未来调整产业结构的一个主要发力点。宁德时代项目建设以后,也会形成一个千亿规模的市场。
  未来通过科技创新,通过企业管理的提升,要把传统和新兴两大产业做强、做优、做大。我们未来规划了三个千亿规模的集群,包括造纸包装、橡胶化工和新能源产业,以及两个200亿产业集群。
  廖鲁川:和王书记交流后能感受到兖州未来可期,将会形成更大规模、更有优势的高端制造业发展态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