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与命运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03日
  《基因彩票: 运气、平等与补偿性公正》 [美]凯瑟琳·佩奇·哈登 著 陆大鹏 译 一頁folio|辽宁人民出版社
  □乐倚萍

  或许早在学生时代,我们就发现了每个人天赋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往往掩盖于师长避重就轻的勉励——勤奋才是王道,不优秀说明不够努力。当凯瑟琳·佩奇·哈登以抽彩票来形容个体独有的基因,承认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与基因的密切关系,也不出所料地招来口诛笔伐。人们担心的是科学背后的意识形态,遗传学似乎免不了要替优生学背书,将结论引向危险的地方。然而哈登的《基因彩票:运气、平等与补偿性公正》一书,用作者的话来说,是站在反优生学立场上的,遗传学可以成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平等的社会。
  哈登着重介绍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在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影响一个人的教育程度、未来收入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与生俱来的禀赋、品质,也有生活环境、社会资源、政策机遇等作用。单就基因论,什么样的基因可能带来优势也难有定论。有些遗传疾病是由特定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相比之下,所谓的“学霸基因”就不是那么清晰可辨了,似乎并不存在某个让人躺赢的神奇基因,许多人因此并不看好基因层面的研究。但是哈登认为,当研究样本足够大的时候,结果是有参考价值的。2018年的一项样本量为110万人的研究中,发现了1271个与受教育程度有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据此计算出个体的“教育多基因指数”,并在不同群体间展开研究,发现教育多基因指数都与教育程度关联,但关联程度又有所不同。亦即是说,基因对受教育程度有影响,但能否成功不全然取决于基因。
  构建更适宜个体发展的环境,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在本书中,哈登列举了三种立场:一个是饱受诟病的“优生学的立场”,主张将资源集中给最“优秀”的人,人们自然要警惕基因研究的结果会沦为他们的政治工具;一个是“基因盲的立场”,更接近传统应试体制,以结果定胜负,不关心这种结果是来自天赋、勤奋还是其他;哈登倾向于第三种立场,她称之为“反优生主义立场”,了解个体基因层面的差异,给予个性化的帮助,让不同特质的人都能成才。如果基因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抽签,幸运儿得天独厚容易成功,但一个公正的社会也会关注没有中彩的大多数,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普通人也能拥有较好的生活,让弱势者不至毫无希望。
  哈登以她自己的两个孩子为例:能言善道的那个人见人爱,或许更符合人们对优秀孩子的预期,而另一个有语言障碍的孩子倾注了哈登更多心血,多年坚持不懈的治疗才让他勉强触及普通孩子的语言能力,哈登同样褒赏他的努力和对细节的关注。两个孩子拥有相似的成长环境,在语言能力发展上得到的资源却不同。作为父母,面对禀赋不同的孩子,我们也会做出和哈登一样的选择,因为我们爱着每个孩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