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话高招”走进青大纺织服装学院

“被调剂进来,却不想转出去”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08日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齐祥君在向记者介绍学院取得的科研成果。
  青岛大学纺织学科底蕴深厚,门类齐全,专业领域广泛,覆盖全产业链。七十三年来,青岛大学纺织学科已经为国家培养输送毕业生2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军和中坚骨干人才。近日,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许长海携两位优秀学生代表做客“老徐话高招”,为大家解密这个学院“调剂进去,入校后却舍不得转出”的专业。

  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陈家阳   

历史悠久 科技创新 协同育人
  许长海用“历史悠久”“科技创新”“协同育人”三个关键词来介绍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他告诉记者,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发展历史悠久,“从1950年起培养纺织专门人才,学院积累了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现在有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方向)5个本科专业,前三个属于工科,后两个是艺术类专业,形成了‘本-硕-博-博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其中,纺织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是山东省唯一的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
  科技创新是学院的一大亮点。许长海介绍,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已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项目70余项。“2020年房宽峻教授成功研发出‘纳纤膜’新材料,”许长海提到,这是医养健康纺织品领域中的重大技术突破,“后来用它生产的口罩也作为‘黑科技’投入到北京冬奥会中使用。”
  学院采用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学生不能只在象牙塔中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密切对接,有目的地培养人才。”许长海说。目前学院凝练出生态纺织技术、功能纤维与纺织品、医疗卫生纺织材料、智能纺织与智能制造、纺织品时尚创意设计5个学科方向。
“被调剂进来,却不想转出去”
  许长海院长带来的两位优秀学生,分别是2019级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齐祥君、2019级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吴慧芝。
  吴慧芝2019年在高考录取中被调剂进青岛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入校后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转专业去其他学院,但吴慧芝却选择留下,因为真正“走进”纺织工程专业之后,她看到了这个专业的独特魅力。“纺织学科专业性较强,其他专业不容易进来,继续深造的竞争压力会小一些,机会也更多。”吴慧芝说,在青大纺院学习期间,研修导师给了她很多帮助,“也坚定了我留在本专业继续努力,争取保研。”
  目前,她已经如愿推免至山东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许长海告诉记者,纺织服装学院全员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我们学科在科学研究和服务行业中有很多知名专家,可以直接对本科生进行指导。学生很早就能接触实验室里的创新项目,有很大空间可以让他们去施展。”作为受益者之一,吴慧芝是在大一学完公共基础课程之后走进实验室的。“当时接触到纺织类材料以及它的产品和应用,深刻感受到自己还有很多知识没有学习,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真正想在这个专业继续探索下去。”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的三个工科专业半数以上毕业生继续深造,其中轻化工程专业2021年深造人数接近七成。
  与吴慧芝不同,2011年参加高考的齐祥君,家里有长辈就在服装纺织行业工作,“当时就比较认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报考时我还担心自己是理科生不会画画怎么办,进来后发现工科专业以做实验为主,对画画没什么要求。”
  齐祥君本硕博都在青大纺院学习,见证了在不同学习阶段身边同学的毕业去向与发展状况。“服装设计类专业的本科生除了继续深造外,大家想找一份专业对口工作并不难。”齐祥君告诉记者,读研后就业会更偏向专业性强的工作,“比如在专业的精细分支下成为研究员或研发师,也可以继续做科研。”
学科成果助力产业发展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拥有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生物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生态纺织协同创新中心等十余个科研教学平台。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理论成果展上,海藻资源制取纤维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精度圆网印花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植物原生纤维制备技术研究与应用、功能性石墨烯复合纤维及纺织品……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应接不暇,科技成果转化成绩斐然,为企业解决了近千个科技难题,增加经济效益几千亿元,极大促进了山东省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介绍,2023年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除普通类招生外,还可以通过地方专项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报考。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新设置了科技时尚创新实验班,综合评价招生计划位30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