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好“引聚育”课题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

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16日
  ◥为人才引进积极培育“双创”新生态。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近日,济南首届“海右人才节”开幕,以节日的方式,表达对人才的最高礼遇。作为济南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动融入和服务省市发展大局,厚植人才发展沃土,积极构建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引领,管理人才、科研人才集聚,产业人才、技工人才应有尽有的梯次培育体系,全力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强磁场”。

  记者 支倩倩 
通讯员 安旭生 王叶

筑巢引凤,平台引才
  全力擦亮国家级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名片,聚焦齐鲁科创大走廊和智能智造走廊建设,谋划建设多层级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实现“筑巢引凤”。相继成立了山东先进材料联合研究院、章丘复旦联合创新中心两大创新平台;引进了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精密成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分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联合15家平台和产业园区成立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联盟,打造联合创新体;加快培育博科梧桐雨林众创空间,建设济南(明水)汽车制造产业园、龙山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园区载体,为各类人才引进提供良好的“双创”生态。目前累计落地各类研发机构100余家,带动5000余名各类人才入驻。
龙头引领,企业聚才
  突出企业引才的主体地位,坚持龙头引领,发挥好“主力军”作用,以高品质企业引育高层次人才。目前共培育3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0余家省市级“专精特新”等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0余人,济南市“一事一议”顶尖人才2人,“泉城”系列和市级领军人才等200余人。
政校企联动,合作育才
  依托驻章丰富的高校资源,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探索技术工人订单培养、创业孵化等人才引育新模式,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人才培养的“双主体”。与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打造产教融合体,探索构建“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循环生态链;引导伊莱特与山东技师学院合作,通过校企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方式,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为中国重汽职工开办“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培训班;促进齐鲁师范学院外语学院与大龙网、山东飞尔康体育设施有限公司等合作,为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同时,做好山大文章,与山东大学合作建设山东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与山大政管学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推动山东大学与山东章鼓合作共建山东大学章鼓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与圣泉化工合作建设了山东大学-圣泉集团新材料与碳中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合作实现良好开局。
  下一步,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长远”的理念,用好用活济南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这一平台,实施人才平台载体拓展、高校人才资源统筹、人才服务环境提升三大行动,全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为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贡献开发区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