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小伙开店不卖东西只交换

用手艺换故事,交到朋友换来认同感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16日
  夏峰与“以物易物”店内一角。
记者 于晓雪
  近日,一家名为“以物易物”的小店在潍坊人的朋友圈引发一波小热度。记者来到这家不卖东西只“交换”的小店,在这里见到了店主夏峰,一名34岁的潍坊小伙。两人一狗,一间居民楼下的半面商铺,三张工作台,满屋的手工制品和从各地淘来的小玩意儿,构成了这家名叫“以物易物”的小店。夏峰告诉记者,开这家店不卖东西,希望用自己积攒的手工制品换来各种各样带着故事的物品。
  会计专业转行做手工
十多年的热爱坚持至今

  初次见面,夏峰的穿着十分随性,黑色的卫衣上沾着几滴做陶艺留下的泥点,无拘束的同时又仿佛点缀了些艺术气息。店里有三个工作台,上面摆放着木雕、泥塑、陶艺等各种手工制品的半成品,成品则有规则地摆放在店内的各个角落。而出乎意料的是,夏峰曾是与艺术几乎不搭边的专业——会计出身的。“当时高考选专业,也没想过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夏峰谈起往事,语气里充满坦然,“父母都说学会计好就业,也没多想就听了父母的话,选了会计专业。”
  大学里学着会计的夏峰,学着学着突然心血来潮爱上了泥塑。“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2009年的时候,就毅然休学去学艺了,”虽是一时兴起,但夏峰也没有后悔过,“父母也没有反对,就是告诉我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便放手让我去学了。”
  一次心血来潮,夏峰坚持了十几年。十余年间,他在北京学过泥塑,去景德镇做过陶瓷,还另学了木雕,成为了一个真正能靠自己的作品吃饭的手艺人。
  夏峰还保留着自己制作的第一个茶壶,也把它放在了这家名为“以物易物”的店里,等待着与其心意相通的有缘人来将它换走。
以物换物,换来故事和灵感
交到朋友换来自我认同感

  夏峰告诉记者,之前有个大叔路过,碰巧看到他在捏一个杯子,挺感兴趣便问他价格。夏峰没多想,随口道:“几十块钱吧。”大叔啧啧道太贵,然后转身离开了。夏峰便产生一丝怀疑:自己做的东西,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呢?人们对于这些手工作品的价值的认识到底是啥样的呢?
  “做的东西多了,老是摆在面前看着,看久了自己也就腻了。”夏峰有时候也会想,这些东西与其总是摆在自己面前闲置,不如让它们流转到喜欢的人手里。带着这样的一个想法,夏峰决定要开一个名为“以物易物”的小店,不为赚钱,就想看看自己的这些手工制品在别人眼里到底是啥样的,也想看看到底能换来什么样子的东西。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从外地来潍坊工作的吴女士慕名来到了店里。吴女士转了一个多小时,也和夏峰聊了一个多小时,看看店里夏峰从各地淘换回来的老物件,也聊聊夏峰的手工制品的创意和故事。

  吴女士表示,自己也是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之前在潍坊没见过这种类型的店,能在潍坊遇到夏峰和“以物易物”,感觉很幸运也很有趣。店里有个泥塑卡通麒麟样的笔筒,麒麟的脸部安装了吸铁石,做成了可拆卸的样子。吴女士发现后爱不释手,夏峰表示用什么换都可以,哪怕是讲个故事也行。吴女士笑道:“那我可能要用我半辈子的故事来换了。”
  “从网上看到有这样一个店,感觉有趣又有意义,”吴女士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欣喜,“这个店里的氛围我真的太喜欢了,感觉好多东西都很喜欢,最喜欢的还是那个泥塑的笔筒,今天没拿什么东西,过几天我一定从家里挑有故事有意义的东西来换它。”
第一个顾客是楼上阿姨
一桶洗衣液承载生活故事

  “以物易物”小店迎来的第一个客人有些出乎夏峰的意料之外。
  夏峰说,那天他在店里忙着做东西,还没想好这个店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开业,楼上的邻居阿姨买菜回来见到店开着门很好奇,夏峰便邀请阿姨随便进来看看。
  “阿姨看了看,对我之前做的一个陶瓷盘子特别感兴趣,我就让她带走了。”夏峰告诉记者,阿姨把盘子拿回去的时候,坚持要回家拿个东西和他交换,他告诉阿姨不用强求,或者拿点家里闲置的东西、用不到的东西来换就行。等阿姨回来的时候,就递给了夏峰一桶沉甸甸的洗衣液。
  夏峰觉得有点暖心:“在阿姨的眼里,可能洗衣液之类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每个人都能用得到,实用又常用。”夏峰把洗衣液拎回家,再洗衣服的时候就用得上了。
  细数着店里换到的这些东西,夏峰觉得每个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夏峰给记者展示了一些这半个多月换到的东西:一支一头是手电筒一头可以击碎玻璃的战术笔、一件军绿色的风衣、一支大提琴曲、一份手工点心、前男友送的戒指、恐龙化石的核雕……“这些东西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它们承载的故事和情感,也带给了我很多的灵感,”夏峰告诉记者,“只有遇见更多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才能激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意。”
  短短半个月,夏峰遇到了近十位前来交换的客人,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和经历,想要来店里交换的人,也私信他预约到了好几天之后。除了等待客人来店里以物易物,夏峰有时也拿着自己的作品出门。“比如前几天做了一个咖啡杯,我就想到能不能换杯咖啡,就拿着出门去附近的咖啡店换了杯咖啡,”夏峰谈及出门换物,笑得有点腼腆,“如果能通过交换的方式和别的店产生一些合作也挺好,觉得挺有意思,也是互利互惠的一件事。”
  谈及开这个店不卖东西只交换如何盈利,夏峰表示,自己本身有着一部分固定的顾客群体,暂时不考虑把这个店用来盈利。“如果能够通过这种交换的方式,有人能够欣赏我的作品,发展成为客户也挺好,”夏峰表示,“但目前就是用别的收入来维持这个‘以物易物’,虽然仅够生活温饱,但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