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口腔医院:

五年打造“长岛模式”,有望全国推广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28日
  记者 孙淑玉
通讯员 王茜玮    李姝慧

  2018年9月27日,“国字号”口腔健康促进项目落地长岛,5年来,烟台市口腔医院累计派出医护人员713人次登岛开展服务,以“健齿情·海岛行”长岛居民口腔健康促进项目为抓手,打造出长岛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促进综合干预的成功模式。据悉,该模式有望在全国进行经验推广,惠及更多地区和人群。
  五年磨一剑,烟台市口腔医院交出的这份长岛答卷也是该院始终践行公益,长期致力于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侧面。以防促治,将口腔治疗的关口前移,今后烟台市口腔医院将以其更加精益求精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为更多人的口腔健康护航。

  从娃娃抓起
变“找不到人”为主动就医

  五年前,得知要开启“健齿情·海岛行”长岛居民口腔健康促进项目时,烟台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医生朱宁信心满满,干的是自己的“拿手活”,她半点没打怵。但没想到,第一次进岛就“栽了”。不是专业不过关,是根本“找不到人”。
  “听说做口腔健康宣教和义诊,很多居民都走了。”回忆起刚上岛的情况,朱宁记忆犹新。不仅居民不积极,进企事业单位也同样状况百出,“没有人把口腔保健当回事”。为了快速打开工作局面,烟台市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科长夏龙亮带领团队在菜市场附近摆过摊,也尝试在当地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入户宣教,但效果都不理想。辗转多次,他们最终从学校打开了局面,从孩子们的口腔义诊和保健知识宣教入手,通过亲子刷牙比赛和爱牙创意绘画等形式,逐渐改变了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观念。
  成效显而易见。第一次进学校进行义诊时,3岁半的齐齐萌出了20颗牙,但其中16颗有不同程度的龋坏,看着孩子的满口坏牙,家长却不以为意,认为“等换完牙就好了”。随着口腔宣教进校园的不断深入,小齐齐渐渐意识到刷牙的重要性,他还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分享给了父母。随着口腔宣教工作的逐渐深入,半年后,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也得到提升,开始定期带着小齐齐出岛治疗,如今有了健康的牙齿,小齐齐更爱笑了。
  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发生在孩子和家长中间,很多老人也因这个项目获益良多。87岁的范丰迎老人全口牙齿脱落多年,只能靠米汤和泡饭度日。走访中,夏龙亮和团队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将其纳入“孝口福”公益救助项目中,免费为其镶装了义齿,十几年没尝过排骨味的他终于过上了“吃嘛嘛香”的日子,牙口好了之后,整个人的精气神也提了上来。
  以脚丈量,为更多人的口腔健康护航。5年来,为了让口腔健康知识在长岛更好地传播,烟台市口腔医院医疗队先后走进南长山、北长山、砣矶岛、大钦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义诊查体、流行病学调查300余场次。通过进社区、学校,综试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健康知识,累计发放居民口腔健康指南等科普资料3万余份,有力地促进了长岛居民的口腔卫生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五年海岛行
构建口腔健康促进新模式

  五年前,进岛询问居民是否有良好的刷牙习惯时,夏龙亮得到的多是“低头羞涩一笑”,不仅孩子们不刷牙,很多在岛上生活了一辈子的大人也不觉得刷牙重要。而今,让夏龙亮自豪的是,上岛后医疗队再也不是人人避而远之的“白大褂”,随便找岛民来问是否刷牙时,都会得到肯定的答复。
  除了教会居民刷牙,跨越五年,“健齿情·海岛行”长岛居民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到底做了哪些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8年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将烟台长岛确定为“全球零蛀牙联盟中国行动”试点,对长岛居民实施口腔健康促进干预,项目规划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完成长岛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教育。第二步为实施口腔健康保健三个干预,即针对儿童防龋的爱牙牙天使计划、为守护成年人口腔健康的牙周粉红行动和针对老年人的“孝口福”活动。在前两项的基础上,第三步主要进行儿童龋病综合管理模式以及长岛成年居民牙周健康管理模式的两项研究。
  一组数据可侧面展示这个项目的执行情况。5年来,烟台市口腔医院医疗队共完成长岛综试区学龄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及口腔局部用氟9837人次,第一恒磨牙、第二恒磨牙窝沟封闭5734颗,浅龋充填1024颗;对长岛35—44岁、65—74岁年龄组开展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两次共计542人次,对全岛无牙颌老人进行了口腔健康筛查并为部分无牙颌老人免费镶装了全口义齿。
  纵向对比,更能说明变化所在。2019年,长岛综合试验区第一恒磨牙龋补充填比仅为5.38%,到2023年第一恒磨牙龋补充填比上升至42.86%,第二恒磨牙龋补充填比2019年为3.77%,到2023年提升到29.28%。在居民口腔健康知信行方面,2019年长岛学龄前儿童家长中,仅有59.4%的人知道“氟化对保护牙齿的作用”,到2023年这一问题的知晓率上升至68.71%。2019年中小学学生有64.04%知道“窝沟封闭能够预防儿童龋齿”,到2023年提升至73.29%。
  惠及长岛当地居民只是一方面,历时五年,“健齿情·海岛行”长岛居民口腔健康促进项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其构建了政府、医院、社区多措并举、综合干预的科学模式。未来这个模式有望在全国推广,将惠及更多人。
公益为先
守护更多人的口腔健康

  累计派出医护人员713人次登岛,并先后投入200余万元,烟台市口腔医院为什么要费时费力地尽心开展“健齿情·海岛行”长岛居民口腔健康促进项目?大爱为先,以守护更多人的口腔健康为己任,才是这个项目最大的内驱力。
  “地方项目能在全国立项不容易,落地执行的过程中,我们的医护人员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烟台市口腔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柳忠豪在接受采访时称,项目初期,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葛立宏教授、中国牙防基金会理事王渤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郑树国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王文辉副教授等为参与项目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专项培训。项目实施期间,郑树国教授和王文辉副教授全程参与指导,定期讨论汇报,确保了项目有质量地向前推进。与此同时,医护人员五年来不间断地付出与努力,也是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预防为主,以防促治,关口前移来保护口腔健康更有现实意义,今后我们计划将这种模式在烟台其他区市进行推广。”柳忠豪介绍道。
  “可以说,‘健齿情·海岛行’长岛居民口腔健康促进项目5年的成果,提供了很好的全生命周期口腔综合干预的模板。长岛居民口腔健康促进项目的模式将在未来推广到其他地区,让更多地区的居民受益。”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李铁军如此评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送医进岛只是烟台市口腔医院多年来践行公益、长期致力于健康中国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烟台市卫生系统第一个全员义工单位,烟台市口腔医院秉承“厚德仁爱、精诚卓越”的院训,多年来始终践行公益之路。该院连续举办十五届“健齿小明星”晋级赛,已成为深受烟台市民喜爱的常规公益卫生赛事。持续开展“杏林送暖”口腔专家进社区活动、“9·20”爱牙月活动,在烟台市范围内推进口腔疾病防治。该院在全省首创“孝口福”关爱无牙老人公益项目,已为百余位无牙颌五保老人免费镶装全口义齿;开展“来自星星的微笑”活动免费为符合条件的孤独症患儿进行全麻下一次性口腔治疗,举办“国际微笑行动”唇腭裂免费诊疗活动等等。因为这些持续的努力,烟台市口腔医院被授予“烟台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示范点”及“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并连续多年被授予“先进慈善义工组织”称号。
  大爱为先,健康守护。以长岛的全生命周期口腔综合干预新模板为契机,烟台市口腔医院将始终心系民生,勇担公益责任,将更多关爱与呵护送到更多人身边,为健康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