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质服务“浇灌”文旅之花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措并举,持续激发文旅发展潜能和活力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28日
  记者 秦雪丽 通讯员 旅宣

  为进一步推进文旅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档升级,今年以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以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多措并举,勇于创新,把营商环境考核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议,卡紧卡实责任,保质保量推进,持续激发文旅发展潜能和活力,厚培文旅产业发展沃土,持续打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繁荣“诗和远方”氛围经济。
  突出创新举措
确保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

  扎实推进考古前置机制,实现项目建设、文物保护“双赢”。与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国有建设用地区域化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作为用地清单制重要一环,切实降低建设单位投资风险及前期运作成本,确保建设单位“拿地即开工”,全面启动历史文物三级分区工作,为提升考古前置质效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文物专员保障机制,市、区两级设立服务企业文物专员,制定服务企业文物专员工作规则,“一对一”靠上去服务项目,跟踪审批流程对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进行法律宣传、政策说明、解疑答惑、追踪服务。
  建立考古调查勘探巡查机制,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工程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监督管理的通知》,开展考古工地日常监管和重点检查,督促施工方严守工程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建立信息联动告知机制,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建立审批信息告知制度,在审批窗口发放《基本建设工程文物保护告知书》,强化审管联动,确保关口前移。
  2022年以来,出具考古调查勘探意见102份;累计完成福山区东留公安置小区、蓬莱水岸明珠等考古发掘约1.3万平方米,累计清理芝罘岛墓群、西三甲墓群等墓葬300余座,出土文物3000余件/组。相关经验做法被市政府《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2023年第20期)专题刊发。
畅通维权“快车道”
全面提振文旅消费

  加快旅游纠纷仲裁四级调裁体系建设。2022年3月,烟台市高标准创建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全国试点工作,市府办印发工作意见,突出构建“市+县+协会+企业”四级调裁体系,注重加强部门间联动配合,积极开展旅游普法宣传,为旅游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充分发挥仲裁优势处理复杂旅游纠纷,建立“蓝绿黄”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便民惠企服务效能,着力打造一流文旅营商环境,为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今年,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烟台仲裁委员会加快旅游调裁体系组织架构建设,在牟平区、蓬莱区、招远市、栖霞市4个重点旅游区域设立旅游纠纷仲裁分中心,在14家星级旅游饭店、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设立旅游投诉纠纷仲裁旅游企业流动岗。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市级旅游纠纷仲裁中心2个,县级分中心8个,旅游行业协会巡回站3个,旅游企业流动岗17个,旅游纠纷仲裁4级调裁体系逐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全面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以创建国家文旅消费示范城市为目标,全面落实省委“山东消费提振年”和市委促消费十大工程决策部署,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努力促消费、稳增长,文旅经济强势复苏。5月份,烟台市上榜“中国十大秀美之城”,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环境优,氛围活
版权登记数量创历史新高

  一连串的数字,彰显了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在优化营商环境指标提升方面的成果:累计报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13条、“创新亮点特色项目”2项、“亮优揭短”创新工作亮点8条、“工作研究会议召开及调研情况”8条、“创新性工作思路”6条、“获得荣誉情况”4条、“新推行改革举措”1条……
  提升的背后,是脚踏实地的努力。今年以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积极推进“减证便民”工作,根据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数字资源。目前,有数据资源85条,信息资源目录90条。按照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等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及数据共享要求,确认《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减免材料清单》,通过数据共享、部门协查方式减免13个事项所需身份证、营业执照、县级主管部门文件等证照材料。按照市“减证便民”工作专班要求定期更新减免事项清单,指导相关科室熟悉数据共享减免证照方法及流程,并提供事项减免方式佐证材料。对烟台市接收卫星传送的境内电视节目许可证审批事项申请制作电子证照。
  加强法治保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把关作用,完成《烟台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烟台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实施细则》合法合规性审查工作。印发《市直文旅系统2023年法治工作要点》,制定2023年度普法工作计划、两项普法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学法清单。组织3·15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系列普法宣传学习活动。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不断完善举报投诉、日常检查、执法案卷的管理工作。
  常态化开展执法人员培训,持续提升执法效能。2月28日组织召开2023年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暨“扫黄打非”工作会议,总结去年工作完成情况,部署今年工作安排。3月17日举办烟台市文物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4月18日召开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以案代训暨执法文书制作培训班。
  环境优化了,文化创新氛围更活跃。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培树先进典型,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抓实抓细“两级培训”,推进版权保护“孵化”深耕,先后召开了两次版权登记及版权资源推介对接会,促进了版权资源盘活利用。加大审核服务,全市版权登记数量创历史新高,1至4月份全市版权登记通过审核数量达到2919件,超过往年全年的登记数量。
有效精准服务
做好惠民政策的“传播者”

  修订完善《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
  今年以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发布促文旅消费相关政策2件,推送文旅服务活动百余条。运用多种形式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持续扩大惠企利民政策知晓度。连续三年举办文旅开放日活动,全面展示烟台文旅惠民成果,推进政务公开由“简单互动”向“有效精准”转变,切实提升政府信息公开质量和实效。
  在“放管服”改革方面,按照牵头单位调度工作要求,累计报送“市场监管工作动态”3篇、“政务服务事项基本事项目录征求意见”9次、“省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反馈1次、“消费领域隐性壁垒及优化营商环境建议调研信息”1篇。
  按照全生命周期走访企业相关要求,对烟台天马海上休闲游钓有限责任公司、烟台桓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烺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进行了对接走访,并将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文件以电话讲解、文件发送形式传达企业,目前三家企业经营运营良好。
  下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按照市营商环境专班和各考核指标牵头单位要求,在保质保量完成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工作方式方法,敢想、敢干、敢创新,为企业和群众营造积极、创新、有序的文旅市场营商环境,促进烟台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