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

将“企业自己跑”变为“政府领路跑”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28日
  近年来,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导向,着力提升党员干部能力作风,采取企业服务专员、“店小二”、“保姆式”服务等方式,强化责任担当、工作联动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宗旨,将“企业自己跑”变为“政府领路跑”,不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为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高质量服务。
  招引优质项目
打造4个过千万农业产业项目

  高陵镇是生态农业大镇,近年来,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丰富产业发展方式为手段,用心打造大樱桃育苗、红薯种植加工、蔬菜种植和畜禽粪污处理等4个过千万的农业产业项目,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多点发力、集群发展。立足辖区农业产业实际,瞄准产业发展重点环节,聚焦农产品市场需求,在招引高品质项目上求突破。先后引进大卫农科、富景科技、耀桦农业等企业,推动辖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樱桃育苗是该镇的优势产业,该镇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助力耀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省果树研究所申报烟台大樱桃育种攻关团队,建立山东省果品产业技术体系省内首家樱桃良种科技示范基地。全镇大樱桃育苗面积达3000亩,每年可出圃优质苗木2400万株。
  为打造“红薯小镇”,该镇先后与鲁东大学农林工程研究院、烟台农科院甘薯研究所、烟台红薯协会等专家教授达成合作共识,带动红薯育苗8000万棵,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土地托管等方式,下雨村、瓦屋屯等村建立了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红薯4000亩。该镇还引进薯好香农业科技、钢盛农业、民保薯业等团队,进一步打通红薯的育苗、种植、储存、加工和销售等全产业链条。
善于攻坚突破
办理设施农用地842亩

  资金链是企业的鲜血,保证资金链的稳定性、连续性,是企业经营、发展与壮大的根本。
  农业大棚建设成本较高,过去没有“合法身份”,并不在银行贷款抵押物范围内。高陵镇抽调一名年轻的“两委”成员专程负责服务企业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紧紧围绕企业关心关注的惠企政策和重点诉求,加强镇直镇办各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优化内部服务衔接,不等不靠,积极寻求农业设施确权和融资途径,在对接自然资源部门为富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办理农业设施用地手续的基础上,又协调农业农村部门为企业颁发了牟平区首例《设施农业大棚证》。农业设施有了“合法身份”,不仅有效保护了农业企业的合法财产,更激活了农业生产要素,打开了一扇企业融资的新窗口。为解决企业在发展产业过程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高陵镇又帮助企业争取到齐鲁富民贷300万元,进一步推进企业扩大再生产。
  土地要素保障是企业发展的根基,今年以来,该镇为11家涉农企业办理设施农用地842亩,流转土地992亩,通过“山东省产权交易平台”为3家涉农企业办理发放《交易鉴证书》,有效撬动资源配置“大引擎”,下好土地要素保障的“先手棋”,让土地要素牢牢跟紧优质企业和项目,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
服务企业发展
办理26个服务事项

  镇“两委”班子齐上阵,镇直各部门协同配合,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品质。
  常态化建立“一企一人、一企一策”的服务机制,从项目洽谈到合同签订,从手续办理到投资建设,从政策宣讲到服务办事,书记镇长带头包帮企业,适时召开工作月例会、办公会,专题研究服务专员走访了解的企业问题。同时,在烟台新城市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建立高陵镇“企业和项目工地一线”人大代表联络室,将服务企业合作共赢和解决诉求相结合,每月15日组织代表进站,收集辖区各企业意见需求,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先后为企业跑腿65次,办理服务事项26个。企业一心谋发展,促进了新的项目建设和生产规模扩大,进一步强化了财税收入的税源根基。
  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正面引导,广泛宣传辖区企业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推出了张勇、徐积平、张新等一批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基层”企业家先进典型,为优化营商环境、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优良的舆论环境。同时,该镇在机关内部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在问题解决率、企业满意度、上门服务率和经济指标等方面建立服务企业发展成效考核,作为机关干部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营造“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浓厚氛围。
  种下梧桐树,引得金凤来。高陵镇紧紧围绕牟平区委“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挖掘自然禀赋,发挥优势力量,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吸引更多企业落地生根,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磨炼机关干部“敢干、会干、实干”的作风,培养“坚决干、带头干、拼命干”的精神,锤炼“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的实力!只有强自身、自身强,才能为“牟平重返第一方阵”贡献高陵力量!
(张鹏飞 康晓义 林秀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