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为何“盯上”了潍坊的乐道院?

以发生在潍县集中营真实故事为原型,用历史故事致敬“和平之城”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28日
  记者 李旭旭
  2023年6月13日,一部以被关押在潍县集中营的侨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的长篇小说《乐道院》在潍坊市奎文区首发。新书的发布再次将众人的目光聚焦在位于潍坊的这座百年老建筑身上。
  记者注意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部关于乐道院的作品问世,小说、纪录片、电影形式多样,这座长期以来默默无闻的老建筑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众多文艺创作者灵感的富矿。乐道院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
  乐道院与文学创作
  以乐道院为创作原型创作的文学作品,《乐道院》并不是第一部。
  2015年8月,长篇小说《极地天使》在北京举办首发式。该书作者黄国荣介绍,1942年,日军曾在山东潍县建立“乐道集中营”,主要用于关押来自21个同盟国的在华侨民。《极地天使》正是以这段真实的历史故事作为写作背景。
  2017年9月,《乐道院集中营》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该部小说再现了潍县集中营内外的历史画面,将二战集中营的真实状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为什么作家乐此不疲地以乐道院为原型进行文学创作?
  6月13日下午在潍坊市新华新阅广场举行的新书签售和读者见面会上,作者衣向东在同读者交流时谈起自己的创作初衷。“对于一名作家来说,好的题材就如同食粮一样吸引着自己去进行创作。”
  《乐道院》中,7岁的卡米洛目睹父母被杀害,从此,原本活泼开朗的他,变得敏感和神经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居住在中国的侨民被日军遣送进集中营。卡米洛的保姆街头“下跪托孤”,感动了燕京大学教授肖恩,他同意当卡洛米的监护人,陪伴他在山东潍县集中营生活。在集中营里,侨民们受到日方的百般刁难,饥饿、恐吓和死亡一直徘徊在他们身边。
  文章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卡洛米、肖恩、海莉、韩小亮、史密斯、皮特……这些主人公的创作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历史人物原型的。
  据历史记载,潍县西上虞河的青年韩祥在电网上放置木板,携带食品越墙而入时,被日军看守发现,慌乱中不慎触电身亡。日军看守为了示众,故意让尸体在电网上悬挂了两三天。在《乐道院》中,这个故事变成了:为了送给卡米洛一只风筝,潍县男孩韩小亮死在集中营的高墙之上。
  在那段历史中,这样的人物和故事讲不完,数不清。
  从1942年到1945年,潍坊人民曾多次援救和帮助那些身陷囹圄的西方侨民。瓦伦丁·福恩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我的父母曾经告诉我,在我们最艰难困苦的时候,潍县人民冒着被枪杀的风险,越过高墙电网,为我们送来了食物药品,这是一种伟大的友谊。”
  由此可见,乐道院身上承载的沉痛的历史,以及发生在这里一幕幕散发人性光辉的感人故事,或许是让人蓦然回首、驻足凝望的最大原因。
二战期间
亚洲最大的集中营

  在今天的潍坊市广文中学和市人民医院虞河区间,散落着几座深灰色的19世纪末期的欧式建筑,有默然肃立的老教堂,还有青砖红瓦的乐道院,这就是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在华设立的专门用于关押外国人的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
  “乐道”在汉语中有喜欢修道、喜好圣贤之道、乐于称道等意。据史料记载,乐道院内有西式的居住楼房、学校校舍、礼拜堂、医务所等。大门向南开,悬有“乐道院”匾额,院内的钟楼是当时潍县城东部的标志性建筑。
  乐道院的出现,是19世纪历史背景催生的产物。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署,闭门锁国的中国国门洞开,西方列强获得了在华自由传教的权利。从此,西方教会和文化势力逐渐从中国沿海向内陆渗透。据《潍坊市志》记载,1882年(清德宗光绪八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牧师狄乐播偕夫人阿撤拉氏(一说为狄珍珠)来潍县传教,并在当地教友的协助下,在老潍县东关处买地建立“乐道院”,乐道院由教堂、学堂、诊所3部分组成,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诊所。
  乐道院里除了教堂,院内还建有广文中学和教会医院,是昌潍地区集教会、教育和医疗于一体的教会服务中心。潍坊市人民医院年近90岁的老院长夏宝枢教授,多年来从事乐道院集中营的研究,他说到,当时的乐道院医院,已成为胶东一带规模大,档次高的医院。此外,乐道院也是西方传教士、教师、商人、学者和医务工作者聚会的活动中心之一。
  20世纪中叶,这样一处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建筑群沦为了暗无天日、惨无人道的人间炼狱。
  1942年至1945年,日军在此设立“敌国人员生活所“,日军设立警戒塔和电网,取名“敌国人民生活所”,并先后从中国全境强行搜捕盟国20多个国家的所有在华牧师、教师、商人等2000余人,包括327名孩子,全部关押进集中营。最多时关押在华欧美侨民1500多人,一度成为二战期间亚州境内最大的“集中营”。
  集中营里的日军看守穷凶极恶,高压管制、强制劳动、缺衣少食、药品匮乏,随时随地可能死亡……身处异国他乡却不知道战争的尽头和对命运失去掌控的无助,都让他们生存的异常艰难。
  据潍县集中营幸存者杰奎琳·德·圣休伯特女士回忆,“在集中营里,所有人不得随意串门,入寝钟声响起后,所有人必须回到各自的房间睡觉,不准在别处逗留,否则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其中包含用竹签插入手指甲等非人的酷刑。”据潍县集中营幸存者克里斯丁·塔尔伯特·萨克顿回忆,“除了繁重的劳务、酷刑的折磨外,我们还要面临狭窄潮湿的牢房,夏日的毒虫以及严冬刺骨的寒风。”
  在集中营里,还关押了大量学生儿童,孩子们长期饥饿,面黄肌瘦,严重的营养不良,老师们为了孩子们的发育和成长,将日本人丢弃的鸡蛋壳捡回,洗干净,烤焦,磨成粉,一人一勺,喂给孩子们吃。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面对困难不低头、不屈服,仍然按照牛津考试的高标准,严格要求,坚持学习。
  “在集中营的生活,实在就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残酷战斗。”集中营幸存者梅雷迪斯·海尔斯拜回忆道。
来自和平年代的呐喊
  潍县集中营解放后,被囚禁的难民们大多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如今主要散居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比利时、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家。对于他们而言,潍坊的特殊经历,是他们一生挥之不去的记忆,而对于全世界而言,是一种伤痛记忆。
  作为二战期间亚洲最大的外国侨民集中营——乐道院潍县集中营,承载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共同的伤痛记忆,对于拓宽公共外交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作用。与遗存在世界各地的法西斯集中营遗址一样,都是人类伤痛的记忆,它的存在可以教育世人,尤其是让年轻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矢志构建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世界舞台风云激荡,期盼持久和平的呼声深入人心。顺应时代呼声,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站在历史和哲学高度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这一时代命题提出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让潍坊拥抱和平,让人民珍爱和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自上世纪90年代,潍坊市就开始了国际和平城市创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2017年南京市成为国内首座国际和平城市,有了南京市的成功创建经验,2019年,潍坊市开启了新一轮的国际和平城市创建工作。
  2019年9月16日,潍县乐道院·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10月16日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天内两获国家级殊荣。从目标的提出到实现,前后仅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这为国际和平城市的创建筑牢了基础、鼓舞了信心。
  2021年2月3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向全球宣布新一期国际和平城市名单,潍坊成为山东省首个,也是继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加入国际和平城市协会的城市。
  在这背后,是潍坊市人民政府历时800多天、1000多场和平活动的不懈努力。
  获得国际和平城市的称号后,潍坊市并没有停下脚步。2025年将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1年10月中旬,奎文区委宣传部组织了“著名作家看奎文”的采风活动,当时衣向东对潍县集中营很感兴趣,表示要创作一部长篇小说。奎文区委宣传部非常重视,及时向潍坊市文旅局汇报。恰好潍坊市文旅局正在寻找优秀的作家和编剧,准备创作关于《乐道院》的长篇小说、电影和电视剧本,双方一拍即合。
  作家衣向东是当代著名作家、编剧,曾获鲁迅文学奖,本次与乐道院的碰撞,也是衣向东与潍坊双向奔赴的结果。
  在《乐道院》的研讨会现场,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著名评论家黄宾堂表示,小说文本+现实遗址,更加让人感觉震撼,更让人深刻体悟“世界和平”和“国际和平城市”的深刻涵义,“这无疑超越了文本本身”。
  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05年、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之际,潍坊市分别组织过较大规模的集中营难友幸存者活动,也收集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国际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潍坊考虑届时再次进行相关活动,弘扬国际主义、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精神,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本书的另外一位创作者王威表示,近几年的创作都是围绕潍坊,作为潍坊本土作家,下一步还是讲好潍坊故事,讲好潍坊人身上那股不屈不挠的韧劲和善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