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飘香传文化 劳动实践“探”百草

——威海市北竹岛小学创造性开展劳动项目探究活动纪实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28日
  作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威海市北竹岛小学结合本校“健康教育”特色,以“为每个孩子的健康人生奠基”为理念,聚焦家校社“三维”劳动场域,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依托“百草园”劳动实践基地,系统完善“百草慧探”特色劳动课程,形成以实践体验课程为主,学科融合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创造性开展劳动项目探究活动,切实发挥了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有序推进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实施,有效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赋能。
  百草慧探强赋能
  ——立体开放的课程体系
  学校以“百草园”劳动实践基地为依托,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发出“百草慧探”特色劳动课程。
  课程结合健康主题,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特点,以“种植、养护、采摘、收藏”为主要技能培养,确立“百草药田劳动”“养生药膳制作”“保健物品制作”三大劳动课程;创编“百草慧探”校本教材和“养生药膳”绘本教材及18个劳动教育微视频;同时从药田、手工、厨房、创意、科技五方面开展主题活动,形成序列化、梯次化劳动内容,促进学生劳动素养持续发展。
  药田劳动收获多
  ——知行合一的课程体验
  在“百草慧探”劳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出”的思路,提供广阔的劳动实践场域,让学生全面投入。
  药田劳动将学习、体验、创造融为一体,让劳动落地扎根。实践教师精心设计“劳前、劳中、劳后”三阶段劳动实践内容,以“三环节三阶段”为基本模式,展开项目式学习,建立“一班一档”富有班级特色的劳动档案。例如,在开展药田劳动前,教师根据药田中药的生长需要,向孩子们介绍了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何更好地进行种植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劳前探究”;药田劳动中,教师指导并带领学生参与药田选土、翻地、施肥、移栽、采收等药田劳动,着重引导学生体验、记录劳动过程;劳动结束后,组织学生撰写劳动感悟,绘制药田美景,探究中药材的储存与应用,在劳动成果分享会中进行分享,同时,老师还会鼓励学生进行家庭中草药养殖。
  人人争“章”显风采
  ——多元互融的课程评价
  学校健全评价系统,形成“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化、方法多样化”的长效评价机制。利用“一档一册两章”,即《一班一档》《劳动评价手册》、药田劳动章、创新工匠章,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形式,实施综合量化考评;每月开展劳动技能考核,面向全体、促人人达标;学期末开展最美药田、劳动小能手、种植小明星等评选表彰,激发学生劳热情。
  经历劳动实践,厚植劳动情怀,威海市北竹岛小学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劳动教育,务实而有温度。悠悠本草飘香,亲身躬耕药田,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人人“百草慧探”,增加劳动体验,习得形式多样的劳动技能。学校将继续深耕践行,弘扬劳动精神和品质,把劳动课程融入学校育人理念,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青少年未来的筑梦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校长:陈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