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

构建双向服务育人机制 实施“双牵双育”工程

齐鲁晚报     2023年06月29日
  记者 翟元昊
通讯员  滕伟军  

  近年来,山东协和学院把“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的理念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将学校关爱工作向社会延伸,广泛借助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学校驻地周边社区“五老”与大学生牵手、学校师生与社区群众牵手,社区资源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形成“双牵双育”的学校和社区双向服务育人机制,使学生在学习社会中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在服务社会中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达到大学生受教育、社区群众得实惠的双赢效果。
  发挥驻地资源优势,建成双牵双育基地群。试点先行,在济南历城区郭店街道虞景社区进行双牵双育试点,达到了群众欢迎、地方满意、学生充实的初步效果;全面铺开,在社区召开现场观摩会,各二级学院(部)与周边社区共建双牵双育基地;共建共享,双方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办实事、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5年来,共建成虞景社区、白云湖、龙山、辛锐烈士纪念馆、章丘三涧溪村等25个红色教育基地,形成了社校一体的育人载体。
  发挥“五老”教育作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聘请社区“五老”和社区党员模范共31人担任“校外德育导师”。采访百岁老将军刘琏,参加上甘岭、长津湖战役的一等功臣宋金田等6位抗美援朝英雄,录制50分钟《听我爷爷讲抗美援朝故事》视频在全校播放;学校录制32分钟《风展红旗美如画》等视频,1.8万多名师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学校先后涌现出舍己救人的袁凯凯、“最美温州人”林维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
  发挥“五老”把关作用,指导校园教育活动。双牵双育“五老”对校内学生组织的大型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确保活动积极向上的总基调。组织师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寻根·寻路·寻梦”主题红色社会实践活动,2022年寒假师生跨越12个省,走进186个城市的547处红色纪念地,慰问、采访老英雄、老模范等349名,拍摄短视频、照片,记录故事,收集绘画、摄影作品2944个(件)。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实施“学子助振兴”行动。依托共建基地,围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助产业、助教育、助健康、助文化、助老幼、助科技“六助”活动,抓好春观摩、夏指导、秋验收、冬讲评落实。聚焦“教育助农”,开办乡村小课堂128场,在驻地18个村庄设置助农教室、图书阅览室、三农电商直播间;成立40余个“助力乡村振兴”小分队,1800多名师生深入共建点,持续开展理论宣讲、文艺表演、电影放映、义诊服务、维修电脑等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