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城市朋友圈 “文化济宁”驶向京津冀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04日
  记者 陈丹

  7月2日,“文化济宁”高铁从济宁北站呼啸出发,驶向北京南站。这是由济宁北站始发直达北京的首趟高铁,不仅能满足城市间的商务、旅游等多样化出行需求,还能有效带动城市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互动,推动济宁以高铁速度融入首都经济圈。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文化济宁”这一品牌也将随高铁一起驶进周边城市,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为何开通此趟列车?高铁济宁北站运行以来,北京方向一直是最热门的线路之一,每逢节假日和寒暑假,该方向的客流激增,而“文化济宁”高铁(G386次列车)途经曲阜、济南、沧州、天津等地,终点设在北京南站,有力缓解了济宁主城区出行该方向的交通压力。
  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运恒介绍,当天开行的“文化济宁”高铁朝发夕回。回程车次也由北京南站始发,途经廊坊、天津、济南、泰安等地,22时前即可到达济宁市区,填补了17时至20时这个时间段从北京返回的列车空缺,方便了经常往返济宁、北京两地的商务人士出行,将进一步提升济宁的城市能级。
  济宁作为京津冀“2+26”通道城市之一,对于融入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区位优势,也拥有借势发展的强烈愿望。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多年来,济宁始终把京津冀招商摆在重中之重位置,突破全员招商、驻点招商,设立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有效促成中国建材、中国煤炭科工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地。
  5月,以“汇聚京津冀、促进新合作”为主题,2023年济宁市(北京)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有意向到济宁投资的企业,也在用心找寻发展商机。
  通过持续实施“制造强市”战略,济宁已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大的承载能力。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迅猛,涌现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
  一流的营商环境也逐渐成为济宁的“金字招牌”。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济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如今,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当前,济宁正处于加速蝶变的黄金时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文化济宁”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加快济宁与沿线城市的互联互通,赋能济宁融入首都经济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