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岁老人举报保姆虐待”凸显居家养老困境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04日
□评论员 朱文龙
  在我国,受多方因素影响,居家养老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优点是自由、不拘束,老人想干点儿什么就能干点儿什么,但是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当数近亲看护的缺位。
  一段老人控诉遭保姆虐待的视频引发全网愤怒。
  视频中,卢老太称自己与老伴均94岁高龄,自己瘫痪在床,老伴双眼失明行动不便,儿子在国外工作,请了保姆蒋某某照顾老两口。老人称从2017年开始,蒋某某虐待老人,“剪指甲剪掉肉”,而且还偷偷转走了老人250多万元的养老金。目前,警方已经就此事介入调查。
  真相究竟如何,老人是否真的遭受了虐待?被转走的钱款是“偷偷转走”,还是如蒋某某所说,是老人“赠予”?这些问号,还需要等待警方的权威调查。如果老人的控诉属实,蒋某某已经涉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和盗窃罪。
  在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此次事件暴露出的关于养老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要看到,在我国,受多方因素影响,居家养老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优点是自由、不拘束,老人想干点儿什么就能干点儿什么,但是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其中最突出的当数近亲看护的缺位。
  此次事件中的卢老太一家就是典型例证。两位老人都已经94岁高龄,其儿女很可能本身都需要他人照料,人又在海外,基本无法对老人实施看护,只能让老人独居。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少居家养老的老人,事实上多数时间处于独居状态。
  没有家人的陪伴,老人缺乏及时的关注和照顾,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更让人忧心的是,这种伤害具有私密性,很难让外界知晓。
  就拿卢老太老两口来说,如果老人真的遭受了虐待,因为各项机能的退化,他们在向外界求救方面,也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独居老人所面临的还不止人身安全的威胁,其财产安全受到的威胁同样不容小觑。
  很多独居老人依靠养老金或者子女给予的赡养费维持生活。过去,前往银行取钱就行了,如今随着电子化、无纸化的普及,在手机上就能完成取款的操作,这给老人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蕴藏着很大的风险。比如说,很多老人因为对技术不太熟悉,无法及时发现财产被盗或者损失。
  本次事件中,卢老太两口就将银行取款密码告诉了蒋某某,这虽然为取款带来了便利,但也存在资金被转移挪用的风险。
  是时候对独居老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了。
  在保障独居老人人身安全方面,社区等方面有必要建立定期巡视制度,安排人定期造访,为独居老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在保障独居老人财产安全方面,金融单位也有必要对老人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同时也需要从技术方面帮助老人攥紧“钱袋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