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艘试航船顺利抵济,小清河全线空载试航结束

齐鲁晚报     2023年07月05日
  记者 于泊升 王杰
李梦瑶 杜春娜 
夏侯凤超     

  “前方到达济南港主城港区,注意航道变化。”7月4日18:30,小清河济南航段“领航员”、中铁二十五局小清河复航总工程师于秀龙引导“鲁清001”“鲁清101”两艘船舶上行,进入复航第一港。
  至此,断航26年后,小清河济南港迎来首批试航船。
  4日下午,随着试航船不断上行,济南港主城港区、章丘港区陆续做好迎船工作,对港池及周边航道水位进行最后检查。蓄水结束后,两港区及济南段航道均已达到复航标准。
  15时30分,沉寂了26年的小清河济南段响起汽笛,船舶驶入。“前船已通过五龙堂桥,进入济南。”过桥后,于秀龙报备了船舶通行情况。
  小清河全线空载试航于7月1日开始,3日夜间,“鲁清001”与“鲁清101”到达并临时停泊在淄博市高青县,4日一早起航前往济南。在穿过复航段第一座船闸—水牛韩船闸后,两艘船舶航速控制在每小时8公里左右。
  16时50分,两船到达济南港章丘港区,进入港区时,船舶变换位置,原本在后方的“鲁清001”超过“鲁清101”,变为前船。船舶过港的汽笛声吸引了两岸群众,不少市民来到岸边围观,还有摄影爱好者在陆地上跟船拍照。
  “一路上,技术人员对水位、航道、桥梁进行了监测,记录航行轨迹。”于秀龙说,从水牛韩船闸到济南一路畅通,没有碍航情况出现。经过三年建设,济南段上8座老桥已经全部拆除并新建,船舶通过时很顺利。
  18时40分左右,济南港主城港区工作人员发现下游来船,接船人员立刻站在码头上观测。一段时间后,“鲁清001”进入港池,以先船首后船尾的方式靠在泊位上。“鲁清101”进港后,在港池进行掉头,船首转向,朝向下游,两船以船尾连船尾的方式靠泊港口。
  断航26年后,济南迎来首批试航船,九百年历史的古河道焕发新活力,再度“扬帆远航”。依托新“水上丝绸之路”,泉城济南补齐交通运输配套,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水路系统完善,可发展多式联运,辐射更广阔腹地。



上一篇 下一篇